1)第36章 第 36 章_戏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哥儿得了套杂书,跑回家还兴冲冲去给他爹炫耀了一下,说向谢迁借钱买的,叫王华回头记得帮忙还钱。

  至于他自己,他还是个孩子,他没有钱,需要亲爹支援!

  王华睨他一眼,拿过那套《农桑辑要》瞅了瞅,见是套农书,便没批评他乱买什么。

  文哥儿开始分享起今天的国子监见闻,主要表达自己以后绝对不去国子监读书的事。

  王华含笑听着,没打断他的疯狂暗示。

  文哥儿见他爹不发表意见,只能结束这个话题,好奇地和他爹探讨起来另一个问题来:为啥国子监管得这么严,现在的情况还这么拉胯?

  真要像谢迁他们提到的那样,对学生严格执行军事化管理以及积分制管理,教出来的学生不说个个都是人才吧,也不至于到现在这种人见人嫌的程度啊?

  不是文哥儿想得多,是不管他爹还是郑纪他们,对国子监目前的情况都非常忧虑,很明显不太看好国子监的前景。

  王华见文哥儿一个小豆丁,还追问起这种连大人都难以理清的问题来,不由把他拎到膝上说道:“秦法够严了,不还是二世而亡?学规定得再好,施行不到位同样没有用处。”

  秦始皇重用李斯这个法家代表人物,秦法制定得非常详尽,涵盖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你看到百步以内有人公然杀人伤人而不上去见义勇为,官府得罚到你倾家荡产。

  可这样细致而严明的律法,却没能让秦朝国运永昌。

  这说明制度很重要,执行制度的人也很重要。

  一个制度施行久了,许多弊端与漏洞难免会暴/露出来,方便许多想钻空子的人达成自己的目的。

  就不说国子监这个读书的地方了,按照太/祖朱元璋的规定,天下田地都记录在黄册之上,天下农户都在自己的土地上勤勤恳恳耕作,休养生息、代代不绝。

  可这极其重要的黄册用着用着,便再也做不得准了,各地父母官手头会有一本“白册”,平时处理地方事务得照着这份私下流传的“白册”来才能把事情办妥。

  连土地这么重要的玩意都能乱套,国子监这个仅是用来教书育人的地方就更不用说了。

  国子监的生活太苦?这可太好办了,我直接遵循“依亲”制度,回家跟着亲人边尽孝边读书,那学规再严又和我有什么关系?

  有些纳贡生花钱买了生员名额,甚至一堂课都没去国子监听过。

  就是图国子监的名头罢了。

  要不然其他读书人为什么瞧不起现在的国子监?

  文哥儿没想到竟还有这样的内/情,他略一思索,试探着问他爹:“买了名额,可以不去?”

  足不出户坐享清北学历!

  世上居然有这样的好事!

  王华朝他露出微笑:“放心,你要是买了名额,我立刻把你扫地出门。你不去的话,就睡大街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