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38章 早会_高山果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机肥工厂那边,开足了马力生产。

  三号生产线,每天最多能出货3000吨左右。

  一号和二号生产线,两条生产线加一起,最多出货2500吨左右。

  每天最多出货量不等于生产量。

  出货量是看烘干塔和包装车间的产量。

  现在是三班倒,工厂24小时不停歇。所有人都绷紧了神经……

  红山股份现在的员工有四百多接近五百人了。

  任务重,生产压力大,期间也出过些小问题。最主要是各部门的配合……

  叶墨没有管理和协调大公司各部门的经验,这方面李学斌也不太行。郑金源还可以,各部门的协调工作就交给郑金源,再有李慧绣和叶墨配合,红山股份还算稳定。

  周一。

  公司管理层会议。

  李学斌再次强调公司现阶段主要工作。

  然后到叶墨发言:“上周,我们公司总共出货万吨有机肥。一号有机肥5510吨,到此,一号有机肥订单全部完成。”

  郑金源抬了抬手,道:“公司账上资金有多少?”

  “3951万。”李学斌说。

  “怎么才这点钱?”郑金源问道。

  郑霞说:“公司的支出很大,并且还款了一部分资金。”

  “公司现在欠多少钱?”

  “亿。”

  叶墨听到这个欠款金额也是头大,道:“我的汇报还没有完,等我说完了再讨论别的。”

  “你说。”郑金源讪讪道。

  “有机肥原料紧缺,三号生产线可能要停工了。”叶墨接着说:“下河镇大东竹场,我听说场地不够用了,需要扩建。因为场地问题,在竹子收购上引起了混乱……”叶墨说着看了看李学斌,再看了看李慧绣。

  两人有些尴尬。

  叶墨说场地不够用,只是为了给李学斌和李慧绣他们面子。

  李山北过去大东竹场,有些适得其反。

  有机肥工厂这边四个烘干塔全部开启,一天就要消耗150吨左右的干竹。

  四个竹炭车间全部投入使用了,每天生产竹炭145吨左右,需要干竹1500吨左右。

  公司有20台新能源自卸车,这20台车主要跑大东竹场……

  一车20吨,每天每台车跑四趟。公司的新能源重卡换电站已经建起来了,每天四趟……一点都不困难。

  但因为大东竹场那边的工作安排不到位,最近一段时间,每天送回来的干竹只有1200吨左右。

  到大东竹场来回一趟七十几公里,如果装车顺利……两小时左右就能跑一趟了,一天四趟不用加班。可是现在新能源重卡的司机,差点算两班倒……好在他们这边给车子配备是一车两司机。

  这事情让熊宏杰非常不满,他都找叶墨提议换掉李山北。

  山村企业,特别是大东竹场那样性质的企业,作为管理者不仅要八面玲珑,还得能镇住场子。

  叶墨本以为大东竹场的工作非常简单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