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0、爱民如子史从云_五代河山风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节约,天天想着军费哪里来,天天考虑百姓吃不饱怎么办,他也可以山珍海味,酒池肉林,可以游览天下,看看别人的老婆,反正他是皇帝麻,也没人敢说,那才是他渴望的生活啊!

  可惜现在根本没那条件,真是越想越气,最后气得咬牙切齿,恨不能三天之内把天下那些割据势力,还有北方的辽国骨灰都给扬了。

  听他这么说,符太后连道:“妾身没有那样的本事,请官家不要再说了。”

  史从云不说了,他怕符太后太操心。

  忙了一天,见天下逐渐暗淡下来,便道:“唉,天黑了,回宫的路又远,朕准备在这留宿了。”其实魏王府在大相国寺对面的大街,距离皇城可一点不远,不过他是皇帝,他说远那就是远了。

  符太后哪会不知话外之音,再说都抱了好久了,虽说是天气冷抱着取暖,可现在都火热起来了。

  府二脸色更不好看,可他是皇帝,便不敢说什么,咬牙跺脚退了出去。

  史从云把早就如软泥的太后抱起来,“待会你自己使力气,朕日理万机,操劳国事都累一天了。”

  符太后不说话,紧紧把脸埋在他肩头。

  秋天,秦国天子史从云先后颁布两道重要的诏令。

  其一是河北接连三年大丰收,导致粮食价格暴跌,朝廷将让各地官府以过去年份的价格收购百姓手中的粮食,卖不出去都可以卖给官府。

  史从云对此事很重视,所以他直接派了年轻的王溥和军队一起押送朝廷拨款,去河北监督执行此事,直接派一位宰相去坐镇。

  其二则是徭役改革,以往历朝历代,百姓为朝廷疏通河道,修建运河,都是需要百姓自己带衣物鞋子和粮食去给朝廷干活。

  现在改为所有给朝廷修河道的百姓衣服和鞋子由朝廷提供,吃饭也由朝廷提供,当然是没工资的。

  两条政令一出,一时间天下震动,百姓欢呼雀跃,纷纷都高呼当今天子是圣君明主!

  特别是河北和大梁周边在运河附近,汴水附近的百姓,更是欢喜雀跃。

  原本别的年份,到了差不多要疏通运河的时候,不少人都是愁眉苦脸,乃至有些直接想办法逃离故乡,去别处避祸。

  这样的乱世,有些普通百姓原本已经吃不饱,如今还要自带粮食和衣物去给朝廷干活,日子根本没法过。

  可不去又斗不过官府,斗不过军队,被抓住了后果更严重,还有些直接杀了,都没被抓的机会。

  现在好了,只要去朝廷给吃喝,不少本来就吃不饱的百姓也踊跃的想要给朝廷干活。

  “今年终于不用东躲西藏.......”

  “老天开眼,菩萨保佑啊!”

  “真是圣君啊,几百年了终于出圣君了!”有些短短几十年历经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到秦朝的老人,纷纷都热泪盈眶。

  在村子前后的山上或者村口大树下给天子立庙,天天膜拜。

  这种现在在河南,河北由为明显,为新建立的秦国获得了空前的人心。

  十月,不少地方官员上表,说百姓自发请求为他立庙,这既表达民意,也讨好皇帝,地方官何乐不为。

  慢慢的还起了跟风的浪潮。

  史从云批示,不准地方任何官府给他建庙,因为鬼知道会不会有人以此为为借口敛财和压榨百姓。

  百姓的心思是好的,感恩他的仁政,不过皇帝的脑袋要清晰,千万别把手下官员都想成好人,要时刻明白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

  十月初,还有另一件事,洺州团练使郭进上奏,说李筠的昭义军似乎有招兵买马的迹象。

  因为他手下有人偷偷把军中器械偷出去卖,被抓获后交代说给他大价钱买军械的人没有透露姓名和来历,只知道他是从东面来的。

  洺州东面就是昭义军李筠的核心地盘了.......

  史从云得到这个消息之后,顿时警觉起来,他不知道郭进说的是不是真,但大概率可能是,因为李筠之前拒绝了新朝廷的封赏,他派出去的使者也还没回来。

  至于这个洺州团练使郭进虽为武将,却像个心细的人,史从云在心里记住了这个人。

  第二天散朝后,他开始召集枢密院和两司诸将来讨论李应对筠的事情了.......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