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0 入学通知书_重生之林帆[军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还挺多人选的。那时很多人估计是想着反正先上再说,有工作,能脱离土地才是紧紧要的。

  这个政策在当时非常的受欢迎,而且它让很多优秀想读书却因为家庭贫困的广发年轻人看到了希望,也是农村孩子进城有单位工作的最容易的出路。它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不管将来它这个文化程度值不值钱,可它确实给了许多人出路,这是好的。

  话转回来,林帆没有报师范,她报的是俄语,为什么会报这个,林帆前世就是英语和俄语不错,英语尤其好,俄语就差些,这样她上学就不会压力太大,毕竟熟悉的语种学起来也容易些,她还要带孩子呢!

  前面也说过,林帆并不是多么爱读书,她只是需要个跳板,既然如此何不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方面?

  另外,医学院,师范类,农业和重点院校是优先录取。这个怎么说呢,比如白棠选的师范学校,如果她的成绩达到录取线那么百分百就是师范学校录取得了,后面在好的学校,分数达到的也不行,只要志愿中有它们就优先。

  另外这会不知道为啥,哲学专业和政治专业特别热门,特别是哲学类,几乎都是高分录取的,这时候不知是特崇拜哲学家,还是想当哲学家、诗人很多还是怎么着!

  林帆想了一下就才填了俄语,因为之前跟苏联是好兄弟来着,所以这门语言专业是有的。

  综上,林帆觉得如果不是去自己优选的地点,那么其他偏远的地方她又不想去,不是她装,而是大不了多等几年,政策也好一点了再出来也一样的。

  既然自愿也填了,试也考了,就只能等录取通知书了!

  今年的部队老节目“团圆饭”张爱国是全家参加的,不过既然有了亲娘带着,团团和张再就不好再去张爱国位置那里打酱油了,这总归是不好的行为。

  热热闹闹过大年后,白棠就每天都会去找林帆聊天,林帆看出她挺忐忑,连张嫂子都一样,过两天就过来看看,是否林帆他们有啥消息了。

  这时候考试成绩是保密的,林帆不知道是为何缘故,但确实让人心里不踏实。在电脑未普及前还曾经发生过“替代”的事儿,而且肯定不少。其实现在人并无身份证和身份证上的照片,户口是集体的,改名字又是经常发生的事(文|革留下来的习惯),有时候考得好的被有势力的地方有权人物更换了上学的人,谁也不知道。虽然后期也有曝光的,不过那又如何,被迫毁了的前程谁能补给他(她)。

  林帆驻地里只有他们几个,显然不太可能发生这种事,如果通知书没来,可能是因为大雪天给阻断了,也可能是没有考上。

  据说为了这批大学生能顺利收到入学通知书,邮政局对于这类通知书信件是开通着绿色通道的。

  不过好多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