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17章 吐蕃与賨人_瀚海唐儿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的内含意义,当即就觉得,这该是一个多么宏达的想法啊!

  但是受限于时代背景和眼光以及松赞干布的突然去世,一切都化为了泡影。

  原来在他做倚仗吐蕃控制恒河与印度河流域计划之前,大唐就有这个想法了啊!

  可惜天不如人愿,实在可惜!

  不过张鉊思考了一下,眼下的情况,是他在表面上控制了青塘高原,与唐高宗时期需要松赞干布配合,以及吐蕃作为一个独立大国的情况还不同。

  賨王这个封号,不同于楚王、蜀王这种历经了春秋战国的王号,它仍然带有一点独立部族的味道,不太适合现在这种情况。

  既然賨人最后融合进了巴人中,再到最后融入了汉人中,那为什么还要在已经表面控制青塘高原情况下用賨这个称呼呢?何不直接改賨王为巴王。

  巴国,乃是周武王封的正经子爵国,这样一来,是不是就不那么具有独立意味了。

  由此张鉊又想到,虽然他现在表面控制了青塘,但其中的问题依然很多。

  首先,他不可能长期在逻些保持两三万人的驻军,最多能有个三五千人,就不错了。

  钱粮是一方面,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汉地的军队,没几个愿意在那种高海拔,吃穿又完全不如中原的地方呆。

  别说现在了,就是在共和国,青塘高原上当兵,那都是苦活中的苦活,没有极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那都是待不下去的。

  但现在的青塘高原上还没有武力尽失,吐蕃帝国的光辉还没有完全远去,像满清时期三五千兵就足以威慑逻些当局,但此时根本不可能。

  而且此时,青塘高原上的贵族和平民,对于控制逻些的周军和中原的周朝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做个粗俗且恶心的比喻吧。

  现在的青塘,就像是个刚死了爹(吐蕃帝国)的小孩子,伤心的劲头都还没过呢,突然跑来了一个隔壁老王(张周),上来就搂着他妈的腰,得意的说:‘反正你爹没了,以后干脆我来当你爹好了。’

  虽然这个厚着脸皮跑过来的新爹,孔武有力又有钱,但这小孩那肯定会感觉到无比的恶心和不满。

  虽然当着面不敢怎么样,但背地里给他茶杯里吐口水,酒瓶子里灌脏水,用他牙刷刷马桶,脸巾擦地板的事,一定不会少干。

  等到自己稍微有能独立的本事之后,立刻跑路绝对是第一选择。

  且青塘高原上人的脾气,后世人应该是很了解的。

  说句不客气的,那地方能谋定而后动的人是少数,性格情绪化,做事简单化,一上头了就要凭武力解决问题的,才是大多数。

  那可是在电视电影手机如此发达,资讯如此畅通的年代,这种地方都那样。

  此时恐怕除了逻些那些鬼精的政客以外,整个高原上的一百万人,绝大多数都一根筋不怕惹事,且什么都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