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五十章 洪武十六年的灾祸_大明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的降雪频率尤其频繁,而且降雪量非常的大,持续降雪时间较长。

  这也导致了雪深数尺有余,就连往年不会结冰的淮东之海,都结冰四十余里,堪称奇闻。

  这样的极端天气,百姓是很伤的,好在登州府有朱榔坐镇,朱榔大手一挥,立即拨金五十万两,银三百万两用于救灾,不但如此,朱榔还下令三个驻扎在登州府的十五万海龙军参与救灾。

  都知道古代的兵都是老百姓的噩梦,老百姓对兵都害怕的,为什么,因为古代的将军为了鼓舞士气,大家拼死拼活给你干,你总得给点好处吧!

  特别是一线普通士兵,那真的是在拿命在拼,一不留神敌人的刀就砍在自己身上。这些士兵凭什么给你拼命,他们不知道逃跑吗?不知道投降吗?

  难道就凭你那两句所谓的“正义的战争”,就想让成百上千的士兵去为拼命?你得给一点士兵们看得见的好处,而且是很大的好处,他们才会去为你拼命,才会不投降拿命上。

  那么什么才是看得见的好处,战后允许纵兵抢劫才是最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士兵们拼死拼活打胜了仗,你不让他们抢劫一下,放松放松蹦紧的神劲,他们会憋发疯的。

  可能有人会说战后封赏不是同样的给好处,可是一场战争下来能得到封赏的有几个人?除了为首的几个将领外能得到封赏外,大部分士兵是啥也得不到的,顶多赏瓶酒赏块肉吃。

  战争的目的是干啥只有高级将领知道,普通士兵只知道打仗,因此你给成千上万的普通士兵讲什么是正义战争啦,什么是反侵略了,什么是除暴安良了,沒用。

  特别是古代大部普通士兵还没文化,对他们作思想工作起不了多大作用,什么正义不正义的反正都得命上,当兵就是为吃粮。

  为什么农耕民族打不过游牧民族,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农耕民族打游牧民族没啥可抢,好不容易打胜了仗,除了尸体就剩下草地了,士兵们啥好处也得不到。

  而游牧民族进攻农耕民族,破城之后好处是大大的,金银财宝、女人,想要啥有啥,抢回去都是自己的,所以每一次游牧民族南侵,士兵都是兴奋的嗷嗷叫,因为这是发财的最好机会。

  战场是十分残酷的,战场上奋勇厮杀的士兵精神压力都非常大,都是凭着一股劲拼下来的,这股子劲非常容易崩溃,所谓的兵败如山倒就士兵的拼命劲崩溃了。

  优秀的将领就懂得掌握士兵这股子劲,懂得不停激励士兵的士气,让士兵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大战过后,士兵的精神压力达到了极点,都杀红了眼,你不让士兵放松一下,他们会崩溃的,而放松的最好办法就是纵兵抢劫。

  你这边一抢,可就收不住是好人还是坏人,是百姓还是良民,所以你说百姓能不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