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三六章 胡惟庸失败的造反_大明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元璋一道旨意,五军都督府的所有官员,在不到半个时辰内全部进入了宫中,这个情形是真的让胡惟庸大惊失色,当知道五军都督府的官员全部都进宫之后,胡惟庸就已经知道自己已经是死地了。

  只是胡惟庸完全想不到,这样的结果,他胡惟庸连挣扎一下的资格都没有,明明自己已经不知道塞了多少银子给这些将领,这些将领也是对自己做足了保证,说一定会支持胡惟庸。

  但是现在的结果就是,朱元璋一个宣旨,那些当初对胡惟庸信誓旦旦的将领,全部没命一样的进宫了。

  这就是胡惟庸的失算之处,他高估自己,也低估朱元璋了。

  众所周知,历史有着上下五千年,而绝大多数都处在王朝统治时期。不过在历史长河当中没有任何一个王朝能够经久不衰,皇帝自然也是轮流做。

  王朝的更改除了敌对势力之外,还有内部势力,其中藩王是最有机会造反的人。在历史当中最著名的就是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以及朱棣的靖难之役。

  不过这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是造的父亲李渊的反,而朱棣的靖难之役造的确是自己侄子的反。

  李世民想当皇帝所以直接就弑兄,逼迫李渊退位。而朱棣有当皇帝的野心却不敢在朱元璋在位时候放肆,只能等待侄子继位后,伺机发难。

  为何李世民就敢造李渊的反,而朱棣却不敢造朱元璋的反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李渊和朱元璋不是一个层面的人。首先说李渊,唐朝能打下天下,靠的不是李渊,而是李世民,李建成,李秀宁等人。所以李渊的威望不是很高,低下的能臣武将虽然忠于皇帝,但也各自有着自己支持的人。其中最大的竞争就是太子李建成,硬要算的话,最多再加上弟弟李元吉罢了。

  李渊没有能力,而有竞争力的也只有两个人,所以除掉李建成和李元吉相对很简单,于是玄武门之变就诞生了。李世民一举拿下李建成和李元吉,并且逼退李渊。

  李渊自己也知道自己没什么能力,而且李建成和李元吉已死,其他儿子还很小,只有李世民能继承皇位,所以就成了太上皇。

  说白了李世民敢造反,一是李渊没能力,二是竞争力小好除掉,三是威望足够高。

  再看朱元璋,明朝能大小天下靠的全是朱元璋。朱元璋能从微末之中崛起,打败蒙古的百万大军,能力之高毋庸置疑。建立明朝之后,朱元璋的威望成几何倍数的增长。

  因为在元朝,汉人的地位非常低,但基数非常大。建立明朝之后,汉人又恢复了正统的地位,汉人百姓自然会爱戴这样的皇帝。

  朱棣本身的能力也够,但他只是防守北边的疆域,南边的人对于燕王朱棣很少了解,威望不够这是其一。

  再其次就是竞争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