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六章 朱元璋的逆鳞_大明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雪却一直都没有见面,这就说明朱朗应该早就知道汪雪和清裳是亲姐妹。

  并且两人都是元朝贵族身份,而由此推论,朱朗一定和前元有着天大的关系。

  这是冯胜等人全力一击朱朗的表现,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杨宪,曾经杨宪作者用一章的内容说明了杨宪的事情,此时的朱朗在所有淮西勋贵的眼中就是杨宪。

  得到了朱元璋无比的宠溺,甚至当成自己的儿子封了郡王。

  这和洪武三年的杨宪几乎一模一样,可是那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杨宪却被朱元璋给杀了,是什么原因杀的,并不是杨宪做了多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而且杨宪做的那些事情其实归根究底还是不错的,但是朱元璋依旧杀了杨宪,为什么...因为杨宪骗了朱元璋。

  朱元璋是农村的一个放牛娃,每天吃了上顿没下顿,常年在温饱线上挣扎,每天还要遭受地主的毒打惩罚。长大后的朱元璋做过乞丐,为了吃饱饭还当过和尚。

  由于有过悲惨的人生经历,因此朱元璋对那些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十分的痛恨。成为皇帝的朱元璋就变得敏感、自卑、而又多疑。

  他深知百姓们的疾苦,在位期间也是为百姓谋福造利,做了非常多的对人民有益的事。

  但是有的官员就看准了朱元璋的这种性格,居然将朱元璋骗得团团转,后来知道真相的朱元璋居然被气哭了。这个人就是官至左丞相的杨宪。

  大明建国之初,百废待兴。杨宪被朱元璋安排到扬州治理。扬州曾经是繁华富饶之地,但是经过数年的战乱,已经是满目疮痍。朱元璋将扬州交给杨宪治理,可见杨宪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如何。

  杨宪当着朱元璋的面夸下海口,5年内一定让扬州恢复往日的容貌,如果达不成目标,杨宪宁愿以死谢罪。朱元璋被杨宪的决心打动得快哭了,于是就就下令,不管杨宪什么要求,只要能把扬州恢复以往的繁华,朝廷有的都可以索取和调配。

  杨宪在担任扬州主事期间,心思却并没有全部放在治理扬州上面,而是想方设法去奉迎朱元璋。在治理扬州第一年,杨宪将破败的扬州城剩余的百姓全部赶走,因为这些都是一些老弱病残,能干活的青壮年寥寥无几,那些不愿走的也被杨宪所折磨致死。

  为了填补劳动力空缺,杨宪大量招募那些青壮年的流民,让他们来干活。而杨宪上报给朱元璋的都是些安顿百姓、登名造册等业绩,朱元璋以为扬州人口在快速恢复,扬州治理得非常繁荣。

  很快5年之期就到了,朱元璋迫不及待跑到扬州来看。其实杨宪早有准备,已经提前制造一些繁荣景象,朱元璋甚是满意,还对杨宪大加赞扬。

  朱元璋来到稻田里查看,看到稻谷都是颗颗饱满,十分欣慰。殊不知这些水稻是杨宪从南洋商人买回来的稻穗,根本不是扬州城的百姓自己种出来的。朱元璋还对杨宪大加赞赏,夸赞他治理扬州有功。

  杨宪跪地谢恩时,朱元璋发现杨宪的官服竟然是打了不少补丁,这让朱元璋又一顿感动。

  此后,杨宪就一路高升,不出几年就官至左丞相,成了中书省的实际负责人,可是谁知道,李善长和胡惟庸收集了杨宪的黑料,直接全部都给抖了出来,这个时候朱元璋才知道自己被骗的好惨,知道真相的朱元璋气得差点没吐血,感觉自己被骗得好惨,简直没脸见人了,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躺在床上独自落泪哭泣。

  那是真哭...其实朱元璋毕竟喜欢哭。

  哭完之后那当个人是开杀,这些淮西勋贵都是经历者,所以他们知道,朱元璋最痛恨的就是欺骗者,而他们今天就将朱朗打造成了欺骗者。

  他们想要朱朗死。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