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七五章 朱元璋心中的苦_大明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一座又一座的水晶琉璃,心中也是渐渐的有了底气,朱元璋做了这个大明的皇帝,其实也是苦涩的,有几个人知道此时大明国库的空虚。

  很多人认为大明的国库空虚是朱元璋打仗打的,其实并不是的。

  这主要还是宋朝和元朝留下的烂摊子,宋朝就不说了,宋朝本身作为处于中原、丧失北境屏障的王朝,耗费白银之多不难想象。

  首先,宋朝南、北两朝一直需要与北方的骑兵作战,而宋丧失了燕云十六州,即丧失屏障、丧失产马地,导致宋不仅要花费重金筹备军队,还要与北方游牧民族交易获取珍贵的马匹。

  可宋朝本身官僚机构的臃肿,宋军羸弱,对北方的作战常常失利,两宋与想要北方获取和平经常需要缴纳大量岁币,导致本身金银流失。

  但是谁能想到元朝更是可怕,这个来自北方,统治了中原半个世纪的王朝在一句“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的民谣中轰然倒地。

  民谣中说元朝的灭亡在于开河与变钞。

  开河指的是元至正年间朝廷下令修筑黄河河堤,变钞指的则是元朝于国内全面使用纸币。

  至于元朝通用纸币,源于当时金末。

  女真统治者在北方,虽然是游牧民族,但不代表就不需要花钱打仗,为了应对战争,女真统治者印刷大量纸币,并导致了北方当时严重的通货膨胀。

  当蒙古人吞并金国后,出现了“丝钞”,而当忽必烈建立元朝后,为了防止动荡,蒙古人继续执行纸钞制度,在中统元年发行了中统钞。

  同时,忽必烈下令,不用大元货币的,全都要咔嚓掉。

  此令一出,谁还不用正统钞?再加上蒙古人对内一套完善的纸币运行体系以及对外西征所带来的战争红利,所以在前期,元钞是很稳定的。

  可随着战争平息,元朝原本靠着“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的日子不复存在,元政府开始发行更多正统钞缓解财政压力,可纸币一旦多了,那迎接它的就是贬值。

  无奈之下,元政府又开始发行至元钞。

  可接手这个烂摊子的元成宗也不是省油的灯,将国库的金银尽数赏予功臣,只能征收地方银两去弥补亏损,而地方上纸币又不能兑换到金银,自然导致货价暴涨,纸钞贬值。

  以至于到元顺帝时期,顺帝得发行铜币作为辅佐货币。

  宋朝时期的宋币外流,军费开销,导致白银流失;到这群来自草原上的蒙古人统治时更为荒唐,他们不仅仅有等级制度,还私吞土地,侵占金银矿产,帝皇大兴征战,肆意赏赐导致元朝金融体系崩塌。

  朱元璋在做起了中原的皇帝后,也着手收拾这蒙古人留下的烂摊子。

  经过元末农民大起义后的中国,无论是白银还是铜钱都非常紧俏。因为人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