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1章,动摇的大奎06-10_回到过去当兄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郑一山婉转的说道:“可是,奎子毕竟跟着他学手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们做长辈了,肯定要拜访一下才行,要不然,人家会说我们乡下人,不懂礼数。”

  郑一山多么明白事理的人,学手艺,师徒关系虽然重要,可是,要看看师傅愿意不愿教导,周建国关系再硬,可是,万一别人留一手呢?

  所以,该尽到的礼数和规矩,一定不能遗漏,要给师傅伺候好了,让师傅满意,才能学到核心的手艺。

  人老成精呢,要是这点心机都没有,土霸王的位置,怎么坐的那么稳呢?

  “这个随你吧。不过,郑叔叔,你确定大奎做厨师吧?”周建国提醒的说道:“要不等等,万一驾驶员有消息呢?”

  如果没有选择,不用说了,郑大奎肯定愿意当厨师啊,可是,厨师再好,说到底,还不是一个做饭的么?

  对于年轻人来说,首先考虑到的体面问题,大卡车司机,说出去的,别人都是敬佩的眼神看着你啊。

  所以,听到可以当驾驶员的时候,郑大奎立马动摇了,想到开大卡车的风光,郑大奎充满了期待。

  “不用了。”郑一山果断的说道:“建国,我们就当厨师,就这么决定了。”

  郑大奎很失望,可惜,老爹的决定,不是他能反驳啊。

  为了防止夜长梦多,郑一山一点都不敢耽误,急匆匆的去整理资料去了。

  这个年代,想要进城,那个手续,相当复杂,鲤鱼跃龙门啊,要是那么容易,怎么能够叫做龙门。

  “建国,你的二公公忙着找你呢?”郑大奎提醒的说道:“人老糊涂,总是担心你跑路,我和他说了多少次,他就是不听。”

  呵呵,这个郑大奎,为了讨好周建国,连外公的坏话都说。

  “昨天见到他了,钱给他了,还找他定了几头猪。”周建国解释说道:“建国,你家大哥呢?”

  “田里干活的,现在夏种呢,我大哥是队长,忙着呢。”郑大奎很明白的说道:“你找他,我带你去,他说请你喝酒呢?”

  “走吧。”周建国一边走,一边好奇的问道:“大奎,你们今年的早季稻,收获怎么样?”

  “收获是不错,可是,责任指标太高,根本达不到。”郑大奎气愤的说道:“今年的责任指标,平均亩产600斤,算是过黄河,平均亩产800斤,算是长江?”

  “我们村子里面,最好的上等水田,亩产最高也才500斤。”郑大奎着急的说道:“平均亩产也才300斤,还不到一半呢?”

  “如果这么算的话,我们村子,要成落后分子了。”郑大奎担心的说道:“所以,我爸爸也着急了,听到你搞到工作名额,立马要把我送走。”

  “别的村子怎么样啊”周建国好奇的问道。

  “我们郑家湾,是水稻重要产区,我们这里的水稻产量,只有这么高的,别的村子,还不如我们呢?”郑大奎傲气的说道。

  “那有没有多余的稻子卖啊?”周建国试探的问道:“你也知道,我的口粮严重不够,上个月,在黑市上买高价粮,次等粮食,一块钱一斤呢?”

  “回头问问我大哥呢?”郑大奎提醒的说道:“社里的粮食,统一管理,统购统销,没人敢打那个主意、但是,老乡家里,借支口粮,应该有吧?”

  别说现在,已经开始并社了,即将进入一大二公的公社时代,所有的财产,物资,粮食,劳力,公社统一支配。

  就算是以前的高级社,想要买粮食,原则上,都是不可能。

  但是,办法永远比规矩多,特别是土办法,总能在看似完美无缺的墙壁上,找到一丝缝隙,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这就是活着的劳动人民的智慧。

  onclick="hui"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