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9.番外_旺夫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姓姜,听说是卫夫人娘家的穷酸侄子?那他表哥岂不是???这人一激灵,问:“这是卫彦写的?”

  姜进宝点点头。

  也就大表哥这么勤快,二表哥用过的书就跟新买的一样,一个多余的字也没有,翻开来干干净净。

  ……

  姜进宝刚进国子监时,姜蜜还有些不放心,后来看他适应良好就没多管,只是让管事的记住,像换季做新衣裳的时候别忘了他。又同卫彦说了说,看他分了心去搞别的不要当没瞧见,该提醒就提个醒,别白受一句大表哥。

  十多岁的少年人最容易受人影响,看他上京来的时候还挺好,别在这头学坏了那真不好同兄弟交代。

  是姜蜜交代的事卫彦都能办得妥当,他就跟带儿子一样带着姜进宝,给他草拟计划,还给布置功课。

  这么搞下来姜进宝赴京求学之路变得格外充实,他在国子监里就饱受熏陶,又受到姑父以及大表哥影响,从头到脚都发生着变化。

  前头卫家人回乡的时候姜进宝也写了信托他们带回,信上就说他在京城过得特别好,生活上受姑母诸多照拂,又有姑父和表哥指点学问,自认为日日都在进步,让家里不要惦记。

  姜家人看过信还跟卫煊打听了,听说进宝的天分的确可以,踏踏实实读几年中个举没有问题。

  得了这话,姜狗子就笑开来,他这些年让家里催着去挣钱,不容易啊。进宝上京的时候家里想着他轻易回不来,给拿了三百两带上,让他该花用就花用,不够了捎个信,再托人给他带钱去。

  人走了之后狗子还在念叨,说别半年一年就把钱败活光了。

  这么看着儿子比他年轻时靠谱些,没在京城瞎混。

  姜进宝后来还真把他爹娘爷奶接出了村,也给两个妹妹做了许多年靠山,他是后三届的进士,没进翰林院,是从地方官做起的。对于这个结果他本人挺高兴还,说书读了这么多年也不想再闷头苦读,出去做点实事挺好,地方官年年都能的一笔不菲的养廉银,有这笔钱也能把家里人接出来,让爹娘享享清福。

  他算是个沾贵戚的光自己也肯努力终于出头的典型,在地方上当官还年年拉土产到京城,上京诉职的时候都不忘记去拜见姑父姑母,见他大表哥也是道不尽的感谢。

  以前吧,哪怕心里知道自己做错很多,钱桂花没当真低过头的,还是姜进宝有出息之后,她主动提出来又给姜蜜她娘周氏的老坟头翻新过,修得很是气派,本人去磕头认错赔了不是。

  这事姜蜜不知道,即便知道也不会往心里去了。本来就是看狗子不错才会帮衬进宝,进宝能有出息渐渐兴起姜家也是皆大欢喜。

  反面教材也有,卫二郎那一房最终也没出来个当官的,他们家有田有地有饭吃,日子过得本来不错,李氏偏放不下执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