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0112_穿成农家子考科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天,王大人打发下属回去通知两人的家眷一声。

  有两三个主事陪同留下来,焦急地走来走去,也不敢打扰他们二人。

  赵言和王大人也都做出了样子,手里拿着账本进进出出。

  屋里的灯亮了一夜。

  许多官员一夜未睡,恨不得时间走慢一点,也不断地祈祷王全能想出办法来。若不然别在裤腰带上的脑袋就不保了。

  新的一天来了,仁元帝坐在上座,目光扫过下面几人。

  上百个脑袋皆往下低了低,恨不得埋到地板上,殿中寂静无声。

  “说啊,这会儿都哑巴了?当着朕的面说不出话来了?”仁元帝声音里压着怒气。

  “臣不敢,”哗啦啦一群人跪下。

  “不敢,你们有什么不敢的!”仁元帝将折子狠扔到地面,怒气同样波及未涉事的官员。

  王大人跪在左侧第一列第三个,双手趴在地面,配合皇帝的步骤,只待适合的时候出来。

  仁元帝继续发着怒火,“依朕看,你们是脑袋上的乌纱帽戴得太久了!”

  众官员额头已经贴在地面,恨不得钻进地里去。这句话总归是两个意思:去乌纱帽或者去脑袋,或者两个一齐去。

  刷地一声,刘公公按照圣意,念了国库缺口的具体数额,数字触目惊心。

  心虚的人想的是:我也没从中中饱私囊这么多,而聪明人总会想到,人人都像他们一样吞一点点,就像蚂蚁一样,慢慢总能把东西啃噬完。想到这事,后背的冷汗便一阵一阵。

  有些事要查总是能查出来的,他们如今想的是怎么平息仁元帝的怒火,就算拿钱出来补一补也行。

  进入朝中以来,他们还真没见仁元帝发过这么大的火。

  仁元帝岂会不知他们的想法,下面的官员多数是从他拿下皇位时就跟着他的,多年以来,许多人的人心早已变了。

  王大人适时走出来,颤着声音道,“陛下,”

  “说!”

  “这是臣与赵主事想了一夜想出来的弥补办法,”王大人将折子举至头顶。

  众人嘘了口气,然而下一秒又绷紧。生怕陛下不满意。

  刘公公将他手中的折子接过来,举过头顶送到仁元帝面前。

  哗啦,哗啦啦

  ,这些官员也体会到了昨日王全面见大臣时战战兢兢的心情。

  按例说,五品官以下是不用上朝的,毕竟殿中装不下这么多人。因而,赵言候在殿外听了仁元帝发火的整个过程,也不知过了多久,等听到传唤时,便‘低眉顺眼’地跟着刘公公进去。

  “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仁元帝的声音里还有怒气。

  赵言跟着站起,主动低着头退到王大人一侧。

  其余官员只听到了一道年轻的声音,忌于陛下的威严,却又不敢抬起头。

  倒是有一人,站在王大人那列排第一的陈庭正,不经意地看了他一眼。

  接下来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