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五章 物资下_抗日保安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兰的LS/M26轻机枪是二战时期精度最高的机枪,单发、连发都非常准,四百米以内枪响人亡,堪称那个时代的神器。在苏芬冬季战争中这种武器给不可一世的苏军带了巨大的伤亡。军委会本来预计进口五千挺的,但由于日本的干涉,芬兰提前终止了军售合同,实际只到货一千余挺。

  从瑞士进口的启拉利KE7轻机枪则比较多。1928年~1939年间,国民政府曾向瑞士政府购买了3025挺,一度成为中国军队的主力轻机枪。只不过后来国军重点采购捷克式ZB26轻机枪,启拉利就逐渐让出了主力的位置。可不管怎么说中国军队里面启拉利的数量是远超M26的,现在弄到的M26反而多一些确实让人费解。

  吕处长解释说:“因为有传言说这个芬兰机枪喜欢卡壳,所以大家都争着要捷克式轻机枪,不然早就被分完了。进口的启拉利数量虽然多,但暂时没有新到货的,只能到各部队去换。卑职发现很多部队的机枪磨损严重,感觉用崭新的捷克式去换实在太不合算,所以就只换了这十二挺。”

  在苏芬冬季战争中M26确实喜欢出故障,芬兰士兵甚至给它取了一个“卡壳26”的绰号。不过在芬兰那种冰天雪地里,步枪枪栓都会被冻住,机枪卡壳也不奇怪。历史上这种机枪出口到中国之后,并未见使用者抱怨容易出故障。可见其卡壳与环境恶劣有很大的关系。

  郑卫国笑道:“原来是这样。不过捷克式轻机枪比较常见,在战场上也好缴获一些。M26和启拉利就只能靠军委会补充了。这两种机枪我有大用处,以后只要有消息就尽量多弄一些。”

  吕处长有些为难地说:“师座,机枪眼下是紧俏货,以后想要多弄恐怕不容易了。这次是总座发话,傅司令长官从中也出了大力才弄到这么多的。”

  卫长官为33师争取到的是一个整理师的编制,按说应该有三百多挺轻机枪。不过由于抗战突然爆发,国军还没来得及准备这么多物资。再加上几次会战接连惨败,军备大损,几乎不可能做到满编。作为一个新整编的33师能拿到这么多物资已经是一个奇迹了,郑卫国一直以为是卫长官青眼有加,没想傅长官从中也出了不少力。

  郑卫国惊讶地说:“35军的傅军长?”

  吕处长点点头,说:“是的!傅长官现在已经升任二战区北路军总司令了。”

  郑卫国失笑道:“呵呵,没想到这里面还有傅长官的人情在,以后见了面得好好谢龗谢他才是。”

  吕处长也笑道:“是哩!除了这一批捷克式轻机枪以外,那八门高炮中两门苏罗通和两门厄立孔也是傅长官从部队里面拨出来的。这可是笔大人情啊!”

  郑卫国哈龗哈一笑,说:“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