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再收稿费_重生蔷薇岁月之197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待的月台》不但搅乱了耿星河的心。

  还让无数读者,看完后耿耿于怀,同情英的遭遇。

  特别是女性读者,更加感性,不少人还为此给报社写信,打听这件事的后续情况。

  可惜它刊登在省报,影响力有限。

  两首诗歌就不一样了,它们让全国无数热爱诗歌的年轻人,记住了夏臻这个名字。

  有《红旗飘飘》在旁边,倒没有人质疑《如果有来生》的内容,反倒觉得作者非常浪漫和有想像力。

  就连青年报的上级单位共青团的领导,看了两首诗后,也打电话给报社,询问这首诗歌的情况。

  今年正好是五四青年节六十周年,全国上下需要继续弘扬这种爱国精神,让年轻人记住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从而热爱自己的祖国。

  报纸虽然偶然也发表类似的诗歌,可是总让人觉得隔靴搔痒,读起来不够振奋人心。

  这首《红旗飘飘》就好多了,读了后让人感觉热血沸腾。

  他希望报社重点发表这一类的爱国诗歌,鼓励年轻人努力、奋发、上进,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

  报社领导没想到这首诗歌惊动了这样的大领导,吃惊之余,自然答应照办。

  挂了电话后,编辑们放下手中的工作,特意开了个会,商量从哪里约一些相关的稿子回来,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

  其实每年五月初,报社都会准备一些相关的文章,用来配合宣传。

  只是这首《红旗飘飘》太优秀,拉高了诗歌的门槛,所以上级提了更高的要求。

  报社原本准备的一些作品,自然不够用了。

  “要不,我们向这个作者再约几首诗歌?”有人提议道。

  一个人能写出这么优秀的作品,说明他的文笔非常厉害,想来再创作几首类似的诗歌,问题不会太大。

  “靠一个人远远不够,不如办一个主题诗歌大赛,让全国年轻人都踊跃参加,说不定能发现更多的优秀诗歌和散文。”另一个说了自己的想法。

  “也可以给全国有名的诗人约稿,他们手里说不定有几首没发表的诗歌呢!”还有人说了别的意见。

  “这些意见都可行。”主编最后拍了板。“为了保证万无一失,我的意见是同时去做,既向原作者约稿,也办主题赛,只要足够优秀,我们也不怕爱国诗歌太多刊登不完——”

  假如真的版面不够,还可以结集出书。

  到时以向建国三十同年献礼的形式,推广开来,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夏臻自然不知道这些事。

  他比较欣喜的是,第二天上午,《故事会》的稿费也收到了。

  回信中说道,两篇故事一共九千字,一期排不下,会分两期刊登。

  夏稿望着这张七十五元的汇款单,满心欢喜。

  前世有人说它和《知音》两本杂志销路好,稿费高,看来不是外界瞎吹的。

  今天是星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