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六四零 福利_迷失在一六二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处于底层,干实事的人员。这方面麻烦就越大,而这些人地位虽低,数量却极大,相互接触时每个人只要赞叹或抱怨一两句:“看人家礼部尚书钱大人怎样怎样……我们这位掌印又是如何如何……”便足以在京城里掀起一股舆论大潮了。

  所谓“众怒难犯。众愿难违”,在这种压力之下,纵使各部长官们一边都在心底暗骂钱牧斋多事,一边却也不得不设法找出一笔钱来给属下配眼镜。以满足他们的“工作需要”。

  ——这下子陈涛的眼镜铺子算是彻底红火起来了。到后来订单都多的来不及做,只能把镜架部分外包出去,明光堂本部只负责磨制镜片。即使这样,新来客户也要排上好几个月的队才能轮上。

  这还是前一段时间的事情,而最近,钱牧斋钱阁老干的那件事更是让其它“兄弟单位”长官们气得七窍生烟——他在礼部衙门中大肆分发的那种短毛市场购物券,让整个京师官场都人心浮动起来。

  以往到了年末岁初,各大衙门关门封印之前,部门长官有和蔼些的,也会组织一两次单位聚餐,去酒楼里定个尾牙宴什么。如果遇上更大方的长官,除本人大吃一顿外,还能提上一个预先备好的食盒回去给家人尝尝鲜,这便是极限了。至于当官的好处什么,那全是要靠自己捞的,大明朝可从来没有什么“养廉银”的说法,开国皇帝朱元璋恨不得全天下官吏都把嘴巴缝起来不吃不喝给他干活才好,正常俸禄都低的要死,外块更不用想。

  当然官吏们肯定不会亏待自己,总是有办法把自己养得肥肥胖胖,但官府向来只进不出,这也是惯例了。而这回钱阁老拿出来的那一票“福利”,却是打破了这一惯例,虽然数额不算太大,却让那些与他平级,或者略低一等的同僚们大为头痛。

  ——官场中的事情,向来是讲究个“无例不兴,有例不废”,你钱尚书今年做了好人,发一票福利下去,让大家开心了,可明年呢?后年呢?后面的历任尚书要不要把这规矩持续下去?要的话从哪儿弄钱来?

  ——连清水衙门礼部都给下属发福利了,那吏部,兵部,刑部,户部这些向来公认的肥缺单位要不要跟上?这些单位都发了,那诸如督察院,翰林院,钦天监等更加“清水”的衙门又咋办?人家平时就没什么钱,这回岂不是平白无故又多了一大笔开销在头上?

  无论是横向对比还是纵向考虑,钱阁老这一回的行动可算是在京师官场中丢下了一块大石头,不但在短期内激起了极大波涛,引发的涟漪很长时间内都不会散去。官场上最忌讳这种独来独往的作风,以江左钱牧斋好名又偏软的性子,按理说通常不会这么轻率行事的。但这一回,即使当着一些故交好友的面,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