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九章 内阁(下)_易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剧烈的跳动起来,全身一阵阵汗流出,虽位到枢密使,可内阁的职位,这岂是武人能坐着?

  这代表的不仅仅信任,更有着王上对武人的认可。

  “…………秘文阁为正三品,设领班大臣,官号秘书阁大学士,入阁议事。”

  现在就有六人了,等有了首相,就有着七到九人,这内阁就足够了。

  这时,南方局面安定下来,可以说楚王的根基稳固,在这种情况下,原本班子,已不足以管理全境,建立内阁,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郡之上改州为省,目前南方辖九省,东益省(四川)、西益省(云南)、楚北省(湖北)、楚南省(湖南)、西交省(广西)、东交省(广东)、直隶(江苏)、东杨省、西阳省,省之州牧是布政使,正三品……”

  “省部以下三年一任,内阁五年一任,任满后,自动辞官等候推举,非特旨只得连任二任。”古代有政治帝王心术,位高权重不可取,要位高而权虚,位低而权重,但是王弘毅才不理这套,这浪费大量气运,他就直接宣布内阁五年一任,最多二任,不得连任就可。

  “……建御史台,长官御史中丞,正四品……”

  御史中丞正四品,御史大夫是正五品,殿侍御史和监察御史都是正六品,司谏是正七品,正言是从七品。

  这大部分就是王弘毅按照宋朝来设,这些人官品虽低,却可弹劾高官,甚至批评君主,只是凡是弹劾,按例必须将奏疏的“副本”递送此人,决不隐瞒。

  当然,按照最重要的重用,实际上是君主打击内阁的工具,按制内阁成员受到御史中丞的弹劾,就必须上书请辞宰相之位,申请出外,同时杜门不出,不再上朝,以示待罪之意。

  皇帝就可任免宰相了。

  宋朝当然不是法治社会,但是经过历代的编纂,规定详密,所谓“事为这防。,曲为之制”任何政务大致卫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例可援,并且里面必须存在着弹性和伸缩余地。

  这就是王弘毅现在的目的。

  “臣遵旨!”旨意宣读后,被提到的名字的大臣都立刻出列,拜倒领旨。

  王弘毅感受到气运一阵激烈的波动,只见淡紫色的气运,立刻加到二品以上者身上,而青色气运加到了三四品的官员上,黄色气运自然是五六品郡级官。

  顿时,整个鼎器波动着,一股股气运支出,一股股气运收获,在重组之中,激烈的忙碌起来。

  这是对官制的最后完善,以后就算称帝,也不过是修修补补了。

  “各省官员,都由廷议,先筹备,祭祀完毕,再公布天下,所划分省治,孤自有决断,汝等不必再议……”虽有些省现在人口稀少,但只要解决了瘟疫和吸血虫的问题,不需要多少年就可发展起来。

  这就君主专断了。

  散朝后,王弘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