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六章 平山印新主(下)_易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的大人物,见了县太爷都不用下跪行礼!白明县里可没有几个秀才”要是你真能中了,可就了不得了!”,张焕说着:六多谢王婶!这件事听家父家母说了,我是想去见一见世面,不过一切都要听长辈的安排才是。”

  “应该的,应该的。”

  二人聊了几句,王婶就有事匆匆离开了。

  张焕提着东西,向着恩师家走去。

  一路不时听到有人议论着这件事,虽普通百姓中没有几人能识字,可这大事,向来都是百姓最爱说的事。

  文曲星下凡,将星转世之类的传说,无论真假,都能在民间传播甚广,就是这道理。

  到了恩师家附近,发现也有一些人正在议论着这件事。

  这事在百姓中造成的轰动着实不小。

  一路走来,张焕心却是七上八下,心里暗暗思索着,不知老师是否会同意他去考试。

  以自己的意思,的确是有些想去试一试,到底是学了八年,有句话说的好,初生牛犊不怕虎,又确实有些才学,就这样耗费了年华在这里,他心里不甘。

  楚王网网平定江南,正是用人时,要是能在这时科举,前途自是不可限量。

  可阅历少,没有出过白明县,对外面局面了解不多,这时只能是听从老师意见了。

  这位老师,今年五十岁,年轻时很是读过些书,可却偏偏怀才不遇,后来大燕又停了科举,没有办法之下,回了山村,在村里办起了私塾,附近十里八乡家里殷实些,都会将孩子送过来识上一些字。

  此人人品不错,教的认真,让附近交口称赞,算的上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了。

  先生姓余,家里有着二子,都是本分人,都是识文断字,在着县城里做事,酬劳虽不多,养家不算困难,就偏偏对学问一门兴起不大,也让这位余老井生心里一直都不是很开怀。

  因此,当初这位余先生收下张焕这个徒弟,本就不是图的少的可怜的钱米,就是看这孩子有眼缘,聪明,真心的想将这孩子给教出来。

  对这位余先生,张焕是极尊敬,余先生对他怎么样,他自是感觉的到,这次这样大的事情,他自然要去拜见老师,请老师来做主了。

  张焕过来时,正是下午,私塾还开着。

  余先生的这处私塾不过是几间房,修缮的很整洁,前面是私塾,后面是余先生自家的宅院,很是方便。

  此时,余先生正手捧着一卷书,在私塾里面缓缓踱步,口中念念有词。

  在私塾里听课,大都是些半大的孩子,一众孩童的朗朗读书声,不断的从里面传出来,听得外面的张焕默默无语。

  两年前,他已不再来私塾,一是读了几年,平时自己看书就可,有不懂的攒了些问题,找个时间再向老师请教也是一样,二是他本是家中长子,姐姐嫁人后,家里就他年纪最长,自是多多为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