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章 永镇邪魔,玄同之墓_无限转生:我被考古学家挖出来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掘,潘定国格外的慎重。

  因为一旦确定这里是元朝皇陵,对考证华夏历史,将有着无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元朝建国不过百年,但也经历了十数任皇帝。可从元朝灭亡至今已经超过百年,但始终没有任何个人,或者组织,发现元朝皇帝的墓葬。

  至于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点:游牧民族崇尚自然,认为死后回归自然是最好的,所以皇帝死后都采用密葬的形式,一来完成了回归大自然的愿望。

  蒙古虽然占据原,但是仍然保持了一定的游牧民族的本色,迁徙不定,为了防止迁徙之后先人陵墓不被破坏,于是都不建立陵墓。

  元朝皇室的墓葬形式,是将一个大的树木从间剖开,然后挖空,将皇帝的尸体处理之后,放入大树间,之后用金箍两数合起来而深埋于地下。最后再将坟墓风水用马蹄践踏,践踏完之后在坟墓的上面再种上草。

  直到草木丰茂,与周围的环境没有任何区别,至此才算完成了墓葬。之后会杀死所有知情者,如建坟墓的人,送葬的队伍等等。这样一来,就再也不会有人知道坟墓具体埋在哪里了。

  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史书上记载,元朝皇室盛行薄葬,陪葬品不多。

  以上皆为史书记载,至于是否可信,潘定国院士也不敢完全确定。因为百多年来,从未有人找到过元朝皇室的墓葬。

  潘定国院士观察了周围的山水地形,眉头紧缩成一团,心谜团越发深厚。

  墓葬化在华夏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不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普通百姓,无不希望先人能有一处好的墓葬。因而风水,是古代墓葬极为看重的东西。

  风水也称青乌术、青囊术,较为学术性的说法叫作堪舆。

  风就是元气和场能,水就是流动和变化。

  风水本为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也叫地相、古称堪舆术。

  它是一种研究环境与宇宙规律的哲学,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是人的一部分,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潘定国院士哪怕对风水钻研不多,也能看出王屯是名副其实的穷山恶水。

  山无绿植,放眼望去一片枯黄。

  山多怪石,狂风呼啸鬼哭神嚎。

  水如利箭,自群山直入而下。

  墓葬虽背山面水,但位于山谷之底,终年不见阳光。人站在这里,都不由感到遍体发寒,好似有阴气侵袭。

  此乃极阴之地,大凶之相,会祸及后人。

  这样的地方,但凡对风水稍有了解,都知道绝对不适合当做阴宅墓葬。

  潘定国院士走入临时搭建的指挥部,向正在记录墓葬情况的研究员问道:“情况怎么样?”

  “院士,情况比较复杂。”

  潘定国院士并不感到意外。

  历来考古,多是情况复杂。这次的墓葬更是奇怪,情况不复杂才有问题。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