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1章 第 131 章_我力能扛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工部衙署在崇义坊,向东横跨过宣阳坊,就到东市了。

  二殿下在闭目休息,他略仰着脸靠在车壁上,唇色如红蜜蜡,唇缝与人中成一个细长的雨滴型,透着点单薄的秀致,跟他整个人的气质不一样。

  他的马车上放着类似u型枕的硬枕头,可以挂在脖子上,丝绸面沁凉凉的,不捂汗。

  唐荼荼暗戳戳欣赏了片刻,摸了摸自己荷包里的银子。

  摸着一张小面银票,她低头飞快一瞧,是十两的,大概够请他吃饭了,所谓吃人嘴软,不能回回蹭人家的酒菜了。

  二殿下是讲究人,唐荼荼和他吃过几回饭了,这位殿下没有“一桌摆十八个菜,尝一口扔一盘”的毛病,菜式花样却不少。影卫大概是把楼里所有招牌菜全点了一遍,在后厨监督着厨子做完,再充分发挥摆盘美学。

  四样凉素菜摆一盘,凉荤菜摆一盘,热炒以掌心大的小碗装,瓜果蜜酿、果饯点心,全摆得秀致又精巧。

  鱼肉剔去了骨,四喜干果摆成朵朵梅花,鲍汁豆腐叠成宝塔状,松茸鹿筋绿是绿、黄是黄,盘沿上连滴菜汁也不见。

  酒楼特色菜都一样不漏地尝着了,剩下的也没浪费,全由影卫吃了。

  他是既挑拣口欲,又珍惜物力。

  放以前,唐荼荼连坐在大堂里点仨菜都有点肉疼,眼下觉得花十两请二殿下吃这么一顿饭,也挺值当的。

  果然兜里有钱就开始祸祸了,她痛心疾首,暗自忏悔三秒钟,才提起筷子来。

  主食是一瓷盆剔尖面,唐家的厨嬷嬷不会做这个,唐荼荼没尝过,咬了一口,觉得这面劲道弹口,浇头味道也不错,多挑了一筷子。

  晏少昰留意到了,抬了抬眼皮,似不经意问“你唐家祖籍山西,三晋人爱吃面食,你是哪儿人也是三晋人么”

  唐荼荼筷尖一顿,意识到他这是问自己,上辈子的自己。

  她回想了好久,才拢出一个说法。

  “我们那时候,家乡和地域观念不是很重

  。我爷爷奶奶是土生土长的山东人,父母早年随工作落户在浙江,后来环境恶劣了,沿海灾害频发,全家便往内陆迁。”

  “我自己吧,出生在妈妈的故乡安徽,早年读的是寄宿学校,在浙江念书。后来天灾来了,大量人口向中部六省迁,全国调籍时将我户口落在了山西,之后就一直留在晋省基地了,也算是半个山西人吧。”

  时空的差异,横亘在他二人之间相差的一千年里。

  晏少昰每个字都听懂了,照旧理解得失了准头。

  他不知后世有长着钢铁翅膀的大鸟,一日内能驮着人绕着中国兜个圈,只从唐荼荼几句话里听出了家人分离、居无定所、颠沛流离的悲苦。

  心湖起了微澜,他执起公筷,给唐荼荼夹了两片鱼。

  可惜二殿下不是什么和善人,给人夹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