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五百零五章 律法就是律法!(求月票!)_奋斗在新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像他能替靠山们解决麻烦,却并不给靠山们带来麻烦。他惹出来的事情虽然不少,但都是尽力自己解决的,而且很少牵连到靠山们身上。

  即便求到靠山们帮忙时,常常也只是需要顺水推舟几句话就可以四两拨千斤,不用靠山们额外劳心费神。这倒让靠山们时常产生很简单却又效果巨大的爽快感觉。

  这种自力更生的良好的心态,也是靠山们欣赏李佑的要素之一,毕竟没人希望动辄被拖累。

  最终,对刑部的奏请,天子还是批了照准。圣谕有条不紊的按着流程经历了司礼监文书房、内阁、六科中的刑科,又被刑部左侍郎赴宫中刑科画题取回。之后刑部办完,还要复奏刑科,这才算是彻底了结完公事流程。

  对刑部来说,这次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有了压制李佥宪的手段。这李佑太强势了,生生要夺走京师普通案件审理大权,尚书可忍他们不可忍!

  而另一方面,审理登闻鼓之案,快成了刑部十三司的集体娱乐。这些年来,审理官员的案件都依照惯例归了都察院负责,难得这次刑部可以揽到一单业务,免不了有几分兴奋情绪,也是人之常情。

  当然,大家心知肚明,这事从本质来说还是李大人被政敌修理了,绝对有人故意推动此事。

  但律法就是律法,是很严肃的,来不得半点马虎!如果李大人行事公正无私,又怎么会给人可趁之机,所以也怪不得别人!

  开始审理之日定在了十月十一日。

  案情并不复杂,但主审阵容庞大,在刑部左侍郎的主持下,十三清吏司郎中汇聚一,分排列坐。刑部尚书身份较高,不会参与这庶务。

  刑部十三司会审这个审案规格相当高了,比之规格更高的只有刑部尚书参加的三法司会审、暑前秋后的大审以及廷审。

  上品级最高的官员乃是刑部左侍郎常铎,他是这案子的最知情人之一,同时他也是刑部会审登闻鼓案件的最有力推动者。不用审也明白怎么回事,某排名靠前的阁老早与他通过气。

  看看左右,各司郎中均已到齐,常侍郎一声令下,传了原告上。依旧是弱不禁风的吕尚志小妾和吕家幼子两人过。

  在有十四个主审的大上,个个正襟危坐,不苟言笑,气氛极其庄严肃穆,使得原告感到极其压抑。吕家小姨娘战战兢兢,几乎说不完整话,倒是孩童还好,无知无畏的睁大眼睛左顾右看。

  案情实在太简单了,先核实原告身份,又核实词状内容,都不须费什么心思,让十几个主官上来坐审简直有些浪费资源。

  但这就是对大案重案表达慎重之意的十三司会审!制度就是制度,律法就是律法,是很严肃的,来不得半点马虎!

  按一般环节,下面就该传被告上。但李大人身为正五品官员,在现阶段可以接受私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