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章 钢筋_大明要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般想的不是少数,很快便有很多人从全国各地聚集过来。皇庄的地界很快便不能满足这么多人。怎么办?朱烟寒开始购买。皇后先以皇庄为基点,向周围延伸,四处打听有没有人想卖地,皇后打听,谁敢不卖?立刻就有大批的人家将此作为礼物“献给”皇后。朱烟寒瞅着小太监们送上来的地契清单,心里滋味未明。如今他的权力一日大似一日,京城里的世家也不全是废物草包,自然看得出来皇权的强大,是以这些礼物也作为贡品呈上。当然,若是朱烟寒不够强大,这些贡品自然要进阉党或是东林士人的口袋。不管怎么样,这些世家还是有些政治直觉的,这要省却不少后期对付他们的力气。至于这样算不算是以权势威逼别人,朱烟寒觉得不是。如今国库里收支的银子,他是半点都触碰不到,各个衙门都在喊穷,户部的官员算盘打到天明,也无法将大明上上下下的漏洞填补齐全。朱烟寒知道这其中有诈,可是他现在根基尚浅,撼动不了这株生长在大明朝堂上的参天大树,只好一切都拿自己的私库。皇上的私库啊,历朝大明皇帝积攒下来给儿孙的私产,朱烟寒甚至还翻出下面的官员送给永乐大帝贺寿的十米高的大红珊瑚枝。他眼一闭:卖掉!皇上私库里的财宝就这么一件件被悄悄运出去变卖。朱烟寒收了地,便要建造钢厂。钢厂到底是工业强国的核心。他到底是个理科生,当年手握键盘治理中华五千年的时候也用心看过不少简易的技术革命史。再加之赵清衡造火之器已经有两年,他们手里积攒了大批有经验、且近距离接触西方炼钢理念的冶炼工人,这些工人,便是朱烟寒建造钢厂的宝贵财富。他先是命令让人在皇庄附近再圈一地,为了防止可能存在的污染,朱烟寒下令将附近的居民远远搬迁走,这才开始着手修建。如今有了密度和耐热度更高的红砖,便可建立蜂窝式炼焦炉,这种炉灶曾经广泛的使用于西方的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在大明没有更先进的科技发展之前,朱烟寒也从善如流的采用了这种炉灶。这种炉的好处便是用作原料的铁矿石不用再和做燃料的煤直接接触,这样煤中的杂质不会对炼钢过程造成有害的影响。不得不佩服大明的工人,他们只凭借朱烟寒的描述就建造出了一个弧形的扁肚状炉灶,再将配套的设备都建造起来。锥子爷爷和爹都进了那新造的钢厂,除了他们,还有上百名“工人”,这是皇上新造的词汇,将他们这些人都统称为工人,锥子觉得没错,上工之人,便是工人。钢厂的工人分工各有不同,有的需要将铁矿石一车一车运进来,有的负责将铁矿石筛选,收入最高的,便是要将铁矿石投入鼓风炉熔炼,再加以熔池搅拌。一炉炉红色钢水练了出来,顺着事先挖好的通道缓慢流动,流入不同的模具,等待冷却,变成了圆珠形的长棍一般的钢棒,上面还有螺旋的花纹。锤子混在一群儿童里去偷看过,却猜不出能做什么。“也许是拿来祭天的华表?”有工人猜测。作者有话要说:你不收,我不收,骆其堃何日能出头?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