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0章 宋应星_大明要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南星下朝后,叹息:“皇上这设立农部,只怕只是个开始。”赵清衡不解:“爹爹,皇上励精图治,心中自有丘壑,他早就开始大展宏图了,爹爹为何今日又说只是开始?”赵南星笑了起来:“对,对,如今你也长成了,经过的事情多了,的确是为父我狭隘了,圣上的确早就布局有所作为,他年少有为,是我大明之幸。”朱烟寒在京郊寻了一片开阔的地界,用作农部的基地。那些官员看着农业部不在城中,倒也渐渐平息了争议,横竖便是种田地的,便小打小闹去罢。宁妃初期种田时,便结交了一批认真负责的户部官员,那些官员就有部分直接跟着过来的。再加上那天在朝堂上朱烟寒那么一打岔,官员们各怀心思,居然也有不少人来这农庄看热闹。宁妃倒是个机灵的,不管来人是谁,直接让去地头开垦、浇粪。这一招吓跑了不少投机主义者,留下的大都是真心想学习农业的人才,宁妃这才点点头。横竖现在也没有什么机密,她指使手下人用简易的竹子栏杆围出一圈地。皇后担心她安危,派了一队侍卫和宫女跟着她,每日里她在地里交待完事情,便由马车将她接进宫中。除了宁妃,朱烟寒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人要安排进工部:宋应星。说起这个名字似乎有些耳熟,却不知道是谁,可是若说起《天工开物》,那么大部分中国人都会恍然大悟。宋应星,便是鼎鼎有名的《天工开物》的作者。这本书,自然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百科全书”。他最高曾做到广州知府的职位,在明亡后,其兄宋应升服毒自尽,他避守山林,拒不出仕,一门算得上是忠烈之士。只不过此时宋应星还是个名落孙山的学子,他自幼聪颖好学博文强识,小小年纪就过了乡试,被乡间誉为神童,他在有名的白鹿洞书院和学长读书,以期更高的成就,可是之后的求学之路就没有那么顺畅,多次都未及第。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落第了,宋应星心中失望,如今他已是二十九岁,多次未中,下一步的路将去向何处?老母年迈,他索性便跟兄长商量,自己先回家去侍奉母亲。白鹿洞书院的师长也极为赞同:“你读书过多,却在实务上欠缺些,朝廷取仕也极为看重跟实务的结合,若是未游历过天下,落笔极易空洞无物,回家侍母,既尽孝心,又有机会通些庶务,也是一举两得。”收拾了行李,他便返乡,老母亲见着他自然欣喜不已,他便也收了心思,在家伺候照顾母亲,闲暇读些经史子集,更在乡间漫步,多跟农人工匠往来,了解些民间疾苦。谁知道这样平静的生活没多久便没有了,某日,忽然有县城的衙差快马加鞭来乡间寻他,说是皇上下令,要请他进京。宋应星一头雾水,他虽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