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一章 神品画作_寻宝神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喜欢研究三国,所以刚才重点看了蜀主刘备这个人。”

  “画中的蜀主刘备的形象则显得疲惫,面容忧郁,口微张,紧皱眉头,似欲吐心声而又不可言的表情,让人一看就能想到他那忙碌成疾却还是兴复不了汉室的无奈。”

  “他的形象刻画非常传神,与历史文献中有关刘备的种种描述尤为契合,可以看到作画者的笔力已经神乎其技。”

  “哈哈,你喜欢三国,我却喜欢隋唐时期历史,我看了杨坚这个人。”又是一个博物馆专家笑着说道,“隋文帝杨坚,细高的身材,长脸庞,头略倾,眼神不固定,似在左右溜转,紧闭双唇,一副颇有心计的样子。”

  众人你说几句,我说几句,又开始热烈的讨论起来,话题越是深入,他们越认为这一定是阎立本的真迹。

  朱教授满脸笑容,他示意大家都平复下心情说道:“总之,那些有所作为的帝王,多半冠带轩冕、威严肃穆、睿智颖悟,一派雍容大度的神态,而像陈伯宗、陈叔宝、杨广等几个昏庸无能或暴虐亡国之君,却显得虚弱无力,刚愎自用。”

  专家和教授们的点评让李墨受益匪浅,这也让他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石馆长,你曾经多次赴美参与对那幅疑是郎余令摹本《历代帝王图》的维护工作,而且京都博物馆里还保存了大量的细节图片,对此你是最有发言权的。”

  石子名清清嗓子说道:“刚才大家讨论的都是十三个帝王形象,我就说说其他的。”

  “画中除绘有十三帝王外,还绘有四十六位侍者。比如在陈宣帝的十个侍者中,六个姿态各异的下人抬着行辇,左右两人执扇相随。”

  “这些人中有的看似闷闷地抬着辇杆,有的面作苦色,有的回首企盼,有的则专心恭敬地侍候着皇帝。”

  “在辇后跟着的两个侍臣刻画得也很出色,一个严肃地望着眼前情景而陷入沉思,另一个年纪大些的显露愁容。”

  “世人认为老美的那幅馆藏《历代帝王图》是摹本,主要就是因为人人物形象细节处理上有瑕疵,和阎立本传世真迹的笔力还有一点差距。”

  朱昌平教授想了下问道:“石馆长,对于这幅帝王图,你的鉴定结论是什么?”

  “阎立本的古贤画作中最出名的就是《历代帝王图》,《秦府十八学士》和《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有神品画作之美誉。”

  “李墨发现的这幅帝王图,不但十三帝王形象饱满传神,就连那些侍从形象都刻画的非常出色,真正有神品画作的那种恢宏气派。”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李墨手中的帝王图有阎立本篆刻印章和康余令藏印,而老美的那幅馆藏帝王图却没有作画者任何信息,只有后朝的一些名人题跋,疑点颇多。”

  石子名最后说道:“所以我个人认为这是阎立本真迹。”

  会议室里诸位专家教授纷纷点头,天大的好事,只要把这幅真迹帝王图宣告出来,老美的那幅摹本就随它去吧。

  “今天只是我们初步鉴定,接下来还需要一系列科学系统的研究。”朱教授看向一直没说话的李墨,“你是怎么考虑的?”

  “这段时间我会一直留在京都配合诸位教授和专家,另外这幅帝王图需要专业的保护,我...”

  李墨还没说完,石子名忙站起来说道:“这个是我们最擅长的,有设备,有专业人士,交给我们绝对没问题。”

  “小墨,这幅帝王图不能再有任何差错,先交给京都博物馆做专业处理保护是最好的选择,神品画作现世,动静会很大。”

  朱教授也这么建议。

  “好的,我立刻联系律师。”

  李墨不再犹豫。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