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二十八章_汴京春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秋自古月华好,何况浮云扫碧天。不比寻常三五夕,须知潋滟十分圆。

  待送走了宫中天使,孟府阖家兴致盎然,出了广知堂,上了岸边的画舫。十多个妇人一概挽着攀膊,精神抖擞地给主人们行了礼,待老夫人一众上了二楼,片刻后听到管事娘子一声知会,她们便卖力地划了起来。画舫慢悠悠地离了岸,稳当当地往明镜湖心驶去。

  画舫二楼的船头上,坐着一个明眸皓齿的清丽女子,手持玉箫,见船动了,起身朝舱内福了一福:“奴崔氏念月愿府上阖家团圆万福康安。”

  六娘和九娘透过珠帘,她们虽不常出门,却也听说过京中两大名妓李师师崔念月的名头,不曾想名动京城的崔念月竟会到了这里。两姐妹见崔念月气质超群,不卑不亢十分难得,便让人将珠帘卷了起来。

  孟建瞪大了眼连连张望,却被程氏狠狠踩了一脚。程氏笑着对老夫人说道:“娘是不知道这位崔娘子有多难请。今年实在没准备,想着纯粹碰碰运气广发请帖,不想崔娘子竟是头一位应邀的,她家管事说为此推了三场邀约,赔那三家就花了近千贯,却怎么也不肯让我们家出钱。只说梁老夫人战时回京大仁大义,孟氏九娘守护京城功在黎民,她仰慕已久,无论如何都该接下帖子。”

  梁老夫人细细打量了一下船头的崔念月,点头赞道:“汴京城三百六十行从不缺义士,贩夫走卒不缺侠骨,此乃我大赵之福。崔娘子也是义薄云天,大善。”

  崔念月微微颔首道:“奴几日前随姊妹们去万胜门,见陛下雄姿英发,九娘子巾帼不让须眉,甚是心折。当日九娘子一身红裳艳绝天下,今日佳节,奴特献上《霓裳羽衣曲》一首。”

  九娘微笑道:“多谢崔娘子,《霓裳》一曲因南唐李后主而绝,百年来能在崔娘子手中流芳于世,能听到乃是我等之幸。”

  崔念月眸中爆出一丝亮彩,孟氏九娘果然与众不同。

  “九娘子慧眼。词曲乃吾师偶得,原有三十六段,今夜奴献上的乃是曲破中的一段,虽无琵琶、筝以及玉笛同奏,却也还听得。”

  六娘听她说起乐曲颇有傲然之态,也凝神瞩目在崔念月身上,又和九娘对视而笑。

  崔念月望向空中明月,斜斜静立于船首,深深吸了口气。夜风轻送,她身上的银白披帛微动,真有几分嫦娥奔月出尘之态。杜氏朝着程氏竖了个大拇指,程氏心满意足地笑了。

  月朗星稀,深蓝夜空中连一丝薄云都无。崔念月举箫于唇边,一上来并无悠扬宛转之声,箫音高亢,自慢变快而急,竟有铿锵金戈之气势。让人不由得遐想起赵栩出征九娘送行的那一幕来,心神往之,似乎亲眼见到九娘一身红裳軷祭于万胜门前,几万人同唱《无衣》的那激动人心的一幕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