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七章 高论_南宋大相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方公子,我读易安居士《词论》之篇,李易安对前人词作多作针砭。她认为柳三变之词词语尘下失之于高雅而过于媚俗,认为张先宋祈之词过于追求妙语而导致词作不够浑成。甚至说晏殊欧阳修苏东坡这些词作大家的词作音律不协。在方公子看来,你觉得他说的对不对呢?”

  方子安脑子都炸了,他那里去思考过这样的问题,这个爱写词的少女问出这样的问题来,这不是为难自己么?看着面前那个笑语嫣然的少女美丽的面孔,一瞬间方子安觉得这个小丫头似乎在故意为难自己,以报复自己之前的东拉西扯。顿时觉得她嘴角边的两个梨涡都不那么可爱了。

  “这个问题嘛……三言两语说不清楚。我看还是改日再跟小姐细说吧。今日……便罢了吧。”方子安打算采用推诿之计彻底结束这个话题。

  “是啊是啊,改日再说吧。”史浩看出了端倪,不想让方子安难堪,于是帮着解围道。

  “公子又不赶时间。何不现在就说呢?爹爹你难道不想听听方公子的高论么?”史凝月不依不饶。

  方子安终于确定这是史凝月的故意行为了,自己之前的一番乱扯显然让她很不满意,所以恐怕是故意要让自己难堪。

  “凝月,不要不知礼数。方公子都说了改日了,你非要强人所难作甚?”史浩皱眉道。

  方子安忙道:“不是不是,其实没什么强人所难的,凝月小姐真要想听在下的见解,在下便说一说也自无妨。”

  “那可太好了,洗耳恭听高论。”史凝月笑的灿烂之极,托着腮似乎是要看一场好戏。

  “小丫头片子,不拿点干货你还真当我被你难住了不成。”方子安心中恶狠狠的想着。

  “是这样的。其实在我看来,诗词文章其实和琴棋书画音律舞蹈在某些方面都是相通的,便是都是能引起人的感受共鸣的东西。所以,可以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来形容。李易安是诗词大家,她的词作在下极为钦佩,她的高论在下也不想评价。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这种让要从内心之中获得共鸣和感受的东西,诗词舞蹈音律等等,都其实没有什么一定而规的固定框架。能引起你的共鸣,让你为之动容,产生共情之感的便是好词好诗好文章。大可不必要求必须要有个固定的框架或者格式。譬如柳永之词,在某些人看来,或许过于流俗,过于庸媚。但在其他人一些看来,却是很贴合他们的心境,写出了他们的悲欢离合,让他们喜欢并且传唱。然则那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不能因为某些人觉得不好便剥夺其他人觉得好的权利嘛,对不对?大家讲道理嘛。文艺作品要讲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嘛,就像春秋战国那时百家争鸣,才有那么多的思想家纵横家诞生,才激荡出那么多的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