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三五章 局势逆转_重生之将星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萧四明的电报之所以后来被称为“救命电报”,是因为太及时了,起到了预警作用。

  这种重大敌情,师部、总部都是即到即转,一刻都不会耽误的。

  接到十八集团军转来的敌情通报后,在武汉的军委会、在徐州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一下都迷瞪过来了,知道日军动用兵力之大,超出了预想,几乎是同时给十八集团军、第一战区、第二战区发报,要求务必迅速查明当面之敌的番号、动向。特别是一定要查明日军华北方面军第十四师团、第十六师团的位置、有无集结兵力、调往徐州战场现象。

  这是关系到徐州会战成败的大事,八路军也好,第一战区、第二战区也罢,包括第五战区各部队,都严格执行了命令,启动自己的情报系统,派出小股侦察部队,迅速侦查敌情。

  此时,徐州会战南线日军第101师团已经于5月7日攻占了苏北的阜宁,日军第六师团由安徽的芜湖渡过长江,向巢县、合肥方向进攻,形成了向北包抄的东西两翼;与此同时,日军华中派遣军向徐州攻击的主力第九师团、第十三师团也全线发动,就在萧四明发报的当天,击退淮河一线中国守军,渡过了淮河;第三师团沿津浦路向北急进,攻击箭头同样直指徐州。

  这样一来,南线日军就形成了以第101师团、第六师团两翼牵制掩护、第三师团、第九师团、第十三师团中央突破的战略格局。

  北线日军华北方面军,此时仍然是以第五师团、第十师团为主,向台儿庄一线发动攻势作战。

  这种情况下,一般人都会判断日军的企图是南北对进,夹击徐州。如果是这样的话,第五战区主力依托陇海线保持与第一战区联系,退可守、进可攻,战略上仍保有主动权。

  萧四明5月9日的电报一发,军委会和第五战区的大佬们马上就霍然而惊了,他们马上就联想到了一个问题:北线日军兵力如此庞大,为什么至今没有全线发动?难道日军有更大的图谋?

  本来,如果北线日军只是攻向台儿庄的第五师团、第十师团的话,以第五战区此时的兵力规模,完全可以在挡住这两个师团的攻势后,迅速调集重兵,打退南线日军一路的进攻,将战局稳定下来。但现在情况不同了,北线日军兵力庞大得超乎想象,除了第师团压向台儿庄一线外,还增加了独立混成第五旅团,以及莫名其妙的关东军混成第3旅团、混成第13旅团,而且,这些部队都还没在战场上出现。这就非常可怕了!

  这才有了军委会和第五战区同时要求第一战区、第二战区、第十八集团军迅速查明当面之敌动向的电报。

  最先报告当面之敌并无变化的,是山西的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

  阎老西儿报告的是实情,山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