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三十二章:求稳_大唐第一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么长的时间,收拾一个新罗和倭国,足够了。

  不求吐蕃那边没有动静,只求这动静能够来的晚一些,越晚越好。

  “但是既然有了这个势头,大唐也需要提早做准备才是啊。”李承乾说道。

  玄世璟点点头:“没错。”

  “要不,一会儿你跟我去见父皇?”李承乾说道。

  玄世璟摇了摇头:“不了,殿下一人去足矣,你我二人一同面见陛下,这风声,还捂得住吗?”

  “父皇召见了舅舅他们一干重臣,这动静也不小。”李承乾垂眸笑道。

  “算了,既然知道没有多少安稳日子能过,更得抓紧时间享受这不操心的日子才是,陛下那边,殿下过去就可以,臣还是留在东宫吧。”玄世璟笑道。

  李承乾见玄世璟不愿去,也就不再强求了,将东宫的事情暂且都交给玄世璟之后,李承乾自己去了宣政殿。

  李承乾去到了宣政殿的时候,李二陛下依旧与几位大臣在殿中议事,在外头等了良久,里面才完事儿,大臣们出了宣政殿之后,见到李承乾在宣政殿外候着,纷纷健力,李承乾也是拱手一一回礼。

  待人都走了之后,李承乾这才进了宣政殿。

  “儿臣拜见父皇。”

  “无需多礼。”李二陛下揉了揉自己的脑袋,似乎方才与几位臣子的商议,很是让他费脑筋。

  “父皇可是为了倭国和吐蕃密探传回来的消息而烦恼?”李承乾小心翼翼的问道。

  李二陛下点了点头:“是啊,朕方才召见了他们几个,问了问他们的看法,一时之间,难以决策,好在此事也暂且只是出现了个苗头,离着事情的发展,还有一段时间,因此也不着急立马做决定。”

  虽是如此,但是几位心腹大臣的回应,却是让李二陛下有些头疼,他自己心里一时之间,也难以决策,都是从为了大唐好的出发点出发,各人有各人的见解,有的是为了大唐,有的,是为了他们自己。

  不管以往如何,现如今大唐已经与以往不一样了,所以,大臣们考虑的也都不一样了,这一帮原先跟在李二陛下身边的旧臣,到底还是老了,年纪越大,越是谨慎,圆滑越多,冲劲儿越少,没了当年的锐气了。

  而李二陛下呢?虽然坐在皇帝的位子上,但是心中的雄心壮志,却是依旧不减当年,有一颗年轻的心,却是身体跟不上了。

  “父皇让儿臣给小璟说此事,方才儿臣在东宫书房之中,与小璟商讨了此事。”李承乾说道:“儿臣觉得,小璟说的,倒是有几分道理。”

  “嗯?璟儿说什么了?”李二陛下问道。

  “此事暂且按兵不动,总得来说,一个字,拖。”李承乾说道:“儿臣也知道,如今咱们大唐正是稳步发展的时候,百尺杆头,更进一步,这一步,迈出去实属不易,现在已经迈出去了,正在平稳的行走着,暂且不易动刀兵,所以求稳,无论是东边还是西边,暂且无需管,只需拖,松赞干布病重,若是松赞干布死在了倭国孝德前头,这无疑是最好的。”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