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46章 我不想归去,任重道远_带着系统回北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其他人不待见,也管不了更多了。

  仅仅是前几日“批示”春耕牛事件,算是大观二年开年以来的贵池县第一个红头文件,就已经把蔡攸急了跳脚。

  因为自灵芝山战役后,赵诚威望尤其大。民兵也没有解散。这种情况下蔡攸尤其如履薄冰,担心出事。

  赵诚有时候会犯浑,这事老蔡比谁都清楚。

  蔡攸基本把赵诚视为默认女婿了,没直接挑明只是还等着蔡京的最后考虑而已。但在政治上蔡攸看的很准,对赵诚的防备心尤其大。

  因为一衣带水,这个时候赵诚出幺蛾子,基本也就等于蔡家或者是蔡攸出幺蛾子了。而正因为赵诚现在威望无出其右,只要话能传出官府去,那些从灵芝山战场归来的民兵,那是谁的账也不卖的,只听赵诚的。

  简单点说,灵芝山大捷后,那些国战功臣民兵队、以及总指挥赵诚,已经成为了传统固有权贵官僚的尴尬和痛点。

  包括包拯包青天在内,大宋从未有任何一个人能解决牛的问题。但赵诚可以,就算已经被蔡攸停职,赵诚也就是以“委员”的身份去县衙讲了一句话,就被当做了一号红头文件。

  接下来民兵以及一千多个带红袖套的民众代表一转悠,还真就把明目张胆的牛肉利益链给弄了个底朝天,刘启山迫于压力,亲自带队抓了四十多人。其他的没抓,但就真的全部“关停”,缩回去了。

  范仲淹曾经干过类似的事,所以他就凉了。走马观花的换着地方做官,直至病死在路途中。

  赵诚比他猥琐的多,获得了蔡家更厚的政治护甲。但也着实被蔡攸来指着鼻子严厉警告了“你已经被停止,不许在插手任何事物,不许在有任何的公开发言”。

  是的,包括那些跟着赵诚苦战灵芝山的活下来的老部下,现在也没有明确的说法要怎么安置怎么处理。

  怎么处理一点不重要,但蔡攸不许赵诚再去接触他们,这是红线。

  为此赵诚已经被近乎软禁,来见秦明是底线,并且院子外面还有蔡九这个蔡攸派来的“警卫员”守着。

  既然是这样,赵诚也就不强求了,来个眼不见心不烦,早点离开对大家都好。

  如果赵诚拿得起放得下,洒脱一些,那些民兵的战后抚恤待遇会高一些,这是一定的。

  朝廷没钱但池州有,因为蔡攸会牵头传统权贵,大家都会出点钱,以求最快解散这群他们十分惧怕的群体。

  在大宋,所谓的战争结束后军伍入城,大家惧怕,然后大户凑钱让军伍离开这种规矩真有,性质有些不同,但默契上灵芝山大捷后也可以这么套用。这是但凡土豪就会接受的一种规矩。

  留军是不可能留军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军队是士大夫的军队,但灵芝山大捷的这群人是士大夫敌人,不变天就不会留军。

  从本质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