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八章东林党的另一面(求推荐票和收藏)_大明修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入了党争泥潭之中。

  他们对于正与邪的看法也十分偏激,党争在他们这里也尤为激烈。下面是一些史实:

  顾宪成,他因厌恨党争愤然辞官,创建东林书院,可笑的是,东林党成了天启一朝最大的朋党!

  在顾宪成之后,也就是天启三年,赵(Nan)星身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拿着京察大权。

  他以‘浮躁’二字,将楚党,浙党,昆党等等四百多人一口气清扫出了朝堂,大明朝朝开国以来之未有。

  一时间众正盈朝,天下鼓舞,事实上呢?

  东林党内相互倾轧,赵(Nan)星,高攀龙是一党。

  叶向高,韩癀是一党。

  左光斗,顾大章等人又是一党,七七八八有十几座山头……

  魏大中与阮大铖为了争夺吏科给事中,魏大中是赵(Nan)星一党,赵(Nan)星就给了魏大中……

  这阮大铖是杨涟的同乡,左光斗等人费尽心思从赵(Nan)星手里夺下工科给事中要给阮大铖做补偿。

  但是工科哪比得上吏科,阮大铖不忿,一怒之下投奔了魏忠贤……

  魏忠贤是东林党眼中的‘巨贼’,屡加打压,此次他找到机会,将吏科给事中硬生生的夺下来,给了阮大铖。

  赵(Nan)星自然不肯罢休,以他的威望与手段,阮大铖吏科给事中还没做到两个月就灰溜溜的辞官了……

  同时,赵(Nan)星也将魏忠贤给恨上,上书皇兄,要求皇兄事必躬亲,废除司礼监批红……

  这又激怒了魏忠贤,那些赵(Nan)星赶出朝廷的楚党,浙党,昆党纷纷聚集在魏忠贤门下……阉党,东林党之争斗就这么开始了……

  东林党行事多有龌蹉,魏忠贤掌握东厂,锦衣卫,很快就拿到证据,大肆弹劾。

  原本被东林党把持的六部尚书,侍郎纷纷畏惧辞官……最后逼得首辅叶向高,次辅韩癀都相继乞归……

  这些还只是一部分,明末东林党更是不堪。

  明末后期,东林党投降的投降,倒戈的倒戈,完全没有应有的民族大义。

  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钱谦益,特别是他的那句水太凉,击垮了东林党最后一丝报国之心,也击垮了大明最后一丝气运。

  从这些看来,世人眼中表面的东林党,都是胸襟伟岸,光明磊落,以天下为己任的君子,他们驱除奸佞,肃清朝堂,功在社稷!

  可是我们从全局来看,细想,认真追究起来,东林党行事确实……有些不堪!

  明朝败亡的最大原因,便是崇祯轻信了东林党人的忽悠,废弃了矿监税、工商税、海贸税。

  以致于最后国库空虚没钱打仗,落得个国破家亡的下场。

  PS:杨涟的血书,大家了解一下,全文如下:

  涟今死杖下矣!

  痴心报主,愚直仇人;

  久拼七尺,不复挂念。

  不为张俭逃亡,亦不为杨震仰药,欲以性命归之朝廷,不图妻子一环泣耳。

  打问之时,枉处赃私,杀人献媚,五日一比,限限严旨。

  家倾路远,交绝途穷,身非铁石,有命而已。

  雷霆雨露,莫非天恩,仁义一生,死于诏狱,难言不得死所。

  何憾于天?何怨于人?

  惟我身副宪臣,曾受顾命。

  孔子云:“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

  持此一念,终可以见先帝于在天,对二祖十宗与皇天后土、天下万世矣。

  大笑,大笑,还大笑!刀砍东风,于我何有哉?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