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5集 关于日本入侵_大明193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由于“是否北伐”牵扯到大明帝国的国运,这次帝国最高军政会议一直开了四天。??八一??中??文?网ww?w?.?8?1?z?w?.c?o?m?每一天都是激烈辩论。第一天大家都还比较克制,到了第二天气氛就激烈起来,唇枪舌剑,火药味已经很浓了。要不是又朱佑榕和沈荣轩“镇场子”,那又要围着桌子转圈打架、玩全武行了。

  第一天和第二天,尽管辩论激烈,但是沈荣轩有意识地不参与言,只是左右平衡,像个裁判一样“维持现场秩序”。到了第三天,沈荣轩开始低调地表一些意见,透漏了一点自己赞成北伐的倾向。尽管很低调,但他这个身份在这里了,所以还是很快地形成了会场上的意见领袖。原先很多言很谨慎、或者左右摇摆的大臣,马上都投到他这一边了。

  尽管如此,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大臣坚决地反对北伐。他们在内阁大臣中约占五分之二,在全体参会人员中约占三分之一。不过尽管他们仍是激烈反对,因为向小强的那一句“北方人民算不算我大明人民”,现在是完全没有人拿“人民幸福高于国家统一”说事了。因为道理明摆着:无论从伦理、法理、历史、还是感情上,沦陷区人民都毫无疑问地属于大明人民。既然大明的绝大部分人民仍在满清铁蹄之下,水深火热之中,那么要想人民幸福,就必须国家统一。……“永不北伐派”刚露了一个头,就被向小强一平锅拍下去了。

  经过了前三天的论证、举例、数据分析,还有敌我双方的军事、经济、资源、生产能力、战争潜力、民心士气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对比,最后得出了让双方信服的结论:新一次的明清战争,大明取胜的可能性应不低于7o%。这个“取胜”,意思是大明能够达到比较保守的战争终止线:黄河——秦岭一线。

  这条终止线将和现在的长江——横断山脉一线一样,成为一道进可攻、退可守的屏障。如果到时候战局仍一片大好的话,就可以跨过这条线继续北进,争取收复中华全境。如果到时候战局吃紧,那就可以在这条线退守下来,全力经营这条新的防线,为今后收复中华全境打造一个有利的战略态势。

  当然,既然能打到这一步,那么北清的领土、人口、资源、工业中心、战略纵深、以及海岸线都被大大的压缩了。就算眼下无力彻底平定清虏,那么在不远的将来收复全国,也是比较现实的事情了。

  ……

  但是,之所以反对派的大臣们这么轻易就同意了“北伐有可能取胜”,是因为他们又提出了一个更有杀伤力的论据——日本威胁。

  这意思就是说:不错,如果单单和北清打,我们可能取胜。但是别忘了还有个日本。

  谁都知道,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