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章 再临书院_三国之魏武元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信条。现在的高夜官居司徒,该如何改进朝廷的官员制度、选官制度甚至是社会制度,才是高夜需要思考的问题。如今的察举制,魏晋的九品中正制,隋唐以后的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就连明朝的内阁制都在高夜的考虑之中。甚至连什么三权分立制,君主立宪制,人民代表大会制,都一一从高夜的脑海中过了一遍。

  如今的刘协在颖都,空有一个皇帝之名,却无生杀予夺的权利在手,自己想要改革,最大的阻力不在皇族,也不在世家,而在曹操,甚至是整个曹氏宗族。而且这么多的社会制度,每一种都有其优点,亦有其缺陷在,如何扬长避短也是一个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再说了如今是东汉末年,是皇权**,想要发展民主取消帝制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这么多社会制度,除了九品中正制之外,又有哪一个能够照搬照抄呢?马克思主义都要中国化之后,才能够指导中国革命的胜利,这些社会制度若是不能东汉化,又怎么可能顺利施行?至于那个九品中正制,不好意思,这种为了巩固权利而不得不向世家妥协的政治制度,这种“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选官制度,高夜觉得根本就没有什么发展的意义。

  做为选官制度,科举制或许是势在必行,但察举制也依旧有他存在意义,这其中的分寸拿捏,高夜觉得自己还需要去请教请教高人才是。至于朝廷制度,无论是三省六部制还是内阁制,哪一种更加的适合这个时代,还有待考证,甚至曹操的态度如何,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要不了几年,曹操就会进位丞相,刘协的帝位名存实亡。在这样的条件之下,若是操作不当,只怕日本的幕府制度,就要早几千年在中国诞生了。

  改革从来都不是一件小事,尤其是这种涉及到了方方面面利益的大改革,更是艰难。高夜所鄙夷的世家大族依旧势力庞大,高夜所仰仗的寒门与百姓,还在艰难的发展之中。或许先改革官员体系,要比先改变选官的制度更容易一些。

  自从家中安定以来,高夜就一直在考虑这方方面面的问题,可是每当高夜想好了一件事之后,总会有更多的问题出现在高夜的脑海之中。说穿了高夜也只是一个来自后世的普通人罢了,就算是在这个时代跟随着鬼谷子学习了这些年,就算有接下来几千年的经验可供参考,改革这么大的事情,也不是高夜一个人就能搞定的。王安石这样身负天下之名三十载的大人物,熙宁变法依旧是一个惨败之局,高夜想要取得改革的胜利,不仔细考虑怎么行?

  正所谓一人计短,两人计长,这些天里思考这些问题思考到头都大了的高夜,终于还是逃去了颍川书院,准备好好请教一下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