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七章 高夜的准备_三国之魏武元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日的光景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虽说东武阳的城墙也只是夯土堆砌,可是想要被大水冲垮,也同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按照袁熙所想,大水真正冲入城池,怎么说也得是明后日,夯土被大水浸泡松软之后才会发生的事情。可他实在是没想到,城墙的垮塌居然发生的这么快,快到自己的整个大军都还没有准备妥当,就要淹没于洪水之中。

  袁熙没有想到的事情,早就在徐庶的算计当中。当日徐庶面对着地图的时候,就已经对今日的战局成竹在胸。东武阳的南面就是漯河,寻常人想要用水攻,必然会考虑在漯河蓄水。尤其在夏末秋初,水涨船高之时,一般的将领都会对水计有所提防。可是漯河再往南将近三十里,就是黄河,因为有漯河在,使用黄河水攻这条路,却往往会被人所忽视。黄河本就水量充沛,到了下游更是地上悬河,只要掘开河道,淹没一个东武阳易如反掌。

  正因如此,徐庶在得到了高夜的许可之后,当即命人去黄河岸,表面上实在准备舟船,构建浮桥,做出一副南撤的架势。实际上则是发掘壕堑,准备引水北来。东武阳城中的臧霸之所以守卫了这么些时日,一来是为了给徐庶争取一些时间;二来也是希望袁军力疲之下,进入东武阳后警惕之心大减;三来臧霸也需要时间来对南面城墙动一些手脚,以便大水能够尽快的冲垮城池;第四也是因为高夜在回信之中要求他们两个,尽量能拖出一些时间,好让他能有时间从容布置,来应对袁熙败亡之后的局面。说起来臧霸和徐庶两个人早在收到高夜的回信之前,就开始了准备,在袁熙攻城的第三天,就已经准备就绪。只因为高夜这一句话,他们两个人才不得不又拖了十三日,直到袁军准备水攻之时,这才不得不退出了城池。毕竟这么大的军事行动,这么多步骤的算计,到底还是夜长梦多啊。徐庶眼见到了不得不发动的地步,这才和臧霸一起果断退出了城池。

  至于高夜,这十几日可是一点都没闲着,自己才让徐庶、臧霸二人自行决断,徐庶就给自己送来了一个难题。徐庶说自己能够歼灭袁熙这一支兵马,高夜是深信不疑,徐庶这个人打起仗来也是小心谨慎的紧,很少会做没底的事情。可是一旦袁熙被歼灭,正在官渡的袁绍恐怕再难安稳,就算不立刻撤回邺城,只怕也会撤回黄河北岸,继续和曹操对峙。一旦袁绍撤回了北岸,对于河北各地的掌控力只会大大增强,而且粮道也能大大的缩短。这样一来,无论是自己想要奇袭邺城,还是曹操想要击败袁绍,难度增加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因此高夜在拿到了徐庶的军报之时,也是纠结了好几个时辰,这才最终下定决心,让徐庶放手去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