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章 又有收获_三国之魏武元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儒家差。况且现在正值乱世,儒家那一套理论和思想,在这个时代真的有什么用处么?

  百家的事情达成了一致,高夜却又提议,在各县建立小学堂,尽量让所有适龄儿童都要进入小学堂学习。这个提议更是得到了蔡邕的赞赏。毕竟他是教育大家,有教无类,化及万民才是他心中真正的理想。至于荀靖,则是觉得这样的事情无关紧要。即便是所有的百姓都去读书,又有几个人能像世家子弟一般在官场占据一席之地?毕竟当官学问固然重要,人脉和关系也不可或缺。如今就算是寒门士子,也无法与世家相争,更何况是一群百姓呢?不过高夜也说了,如今正值乱世,只能尽力而为。好在自己有的是钱,在颍川一地这样搞,应该不是什么难事。想要真正在全国推广,还得等曹操平定了天下再说。

  三个人的会谈直从下午,一直说到了半夜,就连晚饭三个人都是在会议室解决的。说起来其实事情没有几件,可是无论是哪一件,高夜提一个想法,蔡邕和荀靖两个人就得争论一番,最后达成一致,再进行下一件事情的讨论。可重点是他们两个人经常说着说着就跑了题,最要命的是高夜有时候还听不出来,以为他们的跑题是在影射什么东西,这才使得这场对话持续了这么久。

  因此好不容易回到自己小楼的高夜,甚至已经没有了和蔡琰、颖儿说话的**,今天的话说的太多,听的更多,已经让高夜筋疲力竭。几乎是躺在床上就进入了梦乡。当然,这样的结果就是高夜第二天的数学课,完全没有准备,也不知道该讲点什么。好在放眼望去,绝大多数都是些新面孔,才让高夜稍稍的放下了心来。这一堂课,整整一个时辰,高夜都在给大家讲阿拉伯数字,以及加减法的相关内容。这还是高夜第一次把阿拉伯数字这样的数学大杀器搬了出来,以前不愿意教授大家,主要还是因为高夜担心,这些先进的知识被敌方的人才学走,会给平定天下这样的事情带来更大的阻碍。不过现在,高夜觉得,学走就学走了吧,大家都会的知识,和大家都不会也没什么不同。

  况且颍川如今是曹操的治下,等到曹操把治所搬到颖阴之后,想来这些书院出来的学生,都会就近选择在曹操的手下做事。毕竟都是颍川人,故土难离可不只是说说而已。

  一连讲了十几天课的高夜,如今正在和蔡邕、荀靖一起,等在书院的工坊外面。说起来高夜从来没有想过,书院里会有工坊这么神奇的东西。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因为盖书院方便,这才在书院里建了几个砖窑、水泥窑什么的,方便材料的制作和运输。只不过是因为书院的地皮太大,这才勉强算是在书院里。可是对于高夜来说,这样的工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