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章 意外收获_三国之魏武元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了,快快回去备课吧。老夫也好再多校几卷书籍。”两个人谈话已毕,高夜就被荀靖下了逐客令。毕竟高夜不是蔡邕,基本上没有办法和他一起讨论那些艰难涩怪的句子。

  其实原本校书的主要任务,是检查书卷是否有虫蛀,是否有字迹无法看清。可是自从高夜在蔡邕面前拿出了标点符号这个大杀器,又用著名的“下雨天留客天天留人不留”这个后世烂大街的例子向蔡邕证明了标点符号的必要性之后,他和蔡邕还有乔公三个人每日里要做的,不但要检查文字,并且抄写到纸上,还要给每一句话,都标好标点符号。

  其实对于他们来说,这也不是一个大问题。作为一个学者,句读这门学问,他们从孩时就开始了学习,因此想要给文字加上标点,当真不是一件难事。可难的是,他们三个经常性的对于同一句话有着不同的断句,一旦出现这样的状况,三个人的辩论就不可避免的开始了。有时候他们三个也实在无法达成一致,这句话就会出现在那些学子的课堂之上,大家一起辩论。最后哪一方说的更有道理,举手表决,最后就按照哪一方的意见标注在书上。

  高夜对此是乐见其成的。虽然有些句子,和自己在后世书本上看到的断句确实不同,可是谁又能说,自己在后世学到的那些就一定是正确的呢?还不是大家学者达成了一致意见的结果而已,至于是不是真的是几千年前的那些著书立说的家伙们到底想说的东西,鬼才知道。

  被荀靖赶出了图书馆的高夜,这才开始准备好好的游览一下颍川书院。图书馆自己已经见识了,两年的时间,就能把一座恢宏的图书馆修建起来,就算是高夜也觉得不可思议。整座图书馆均是由砖石、混凝土和竹子来搭建。说起来砖混结构的房屋,好像用钢筋来加固才是常理。只是这个年代,钢可是稀有物,如何能被用到盖楼房这样的事情上来?

  好在公输言不愧是鲁班后裔,用毛竹就解决了钢筋的问题。直到这个时候高夜才想起来,后世的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不也因为缺少钢材,有许多楼房中的钢筋,都是用毛竹来代替的么?说起来高夜当时生活的包头市,就有一片五六十年代苏联人盖得五层的楼房,一根钢筋都没有,全是毛竹。这样的楼房在96年的大地震当中都稳若泰山,如今自己只是要盖一座两层楼高的图书馆,又有什么好不放心的?专业的事情还是要听专业人士的意见。人家公输言在看了不少关于建筑学方面的书籍之后,高夜觉得他整个人比起后世的设计师也不遑多让。受力分析算的比自己一个工科生都精准,直让高夜有一种三十年都活在狗身上的感觉。再加上对于新材料和新工具的研究和应用,公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