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三章师父来了_重生之大国工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的书画居多,还有清中期的粉彩,青花瓷器,青铜器,所以又给他加了五万,一共是二十五万。”

  “不错,你很好,不占小便宜,做事大气,不愧是我杨明德的徒弟。”杨明德笑着称赞了一句,又问道:“你有那么多钱?”

  “没有!”

  “没有你就敢买二十五万的院子?我可告诉你,别指望我,我现在比你还穷,钱的事,找你刘奶奶去!”杨明德气道。

  “师父,您别着急,钱的问题已经解决了,我从银行贷款,贷了三十万,足够买下院子了,剩下的钱还能再买几台电动工具。”张俊平忙又把贷款的事说了一遍。

  “臭小子,说话不知道一次说完,你想吓死为师啊?”杨明德都有些佩服这个徒弟的胆魄,还真是敢想敢干。

  “嘿嘿,这不得喘口气啊?”张俊平嘿嘿笑道。

  “臭小子,好的不学,学人说话大喘气。”杨明德笑骂一句,不再关注这个,转而说起家具的事。

  “你设计的家具,我看了,懂了不少心思,把现代美学和传统工艺结合起来,这是一个很有创造性的尝试。”对张俊平设计的家具,杨明德的评价很高。

  传统工艺如何发展,不是一味的抱着传统不放,而是要变,去适应社会时代的潮流,才能焕发生机。

  明清家具为什么被称为古典家具的鼎峰时期?

  就是因为匠人的求变精神,一代代的改变,一代代的创新,一代代的探索,才让家具行业在明清时期达到鼎峰。

  现代社会,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具行业要想更好的生存发展,就必须求变。

  张俊平现在设计的家具,就是在往一个好的方向,去探索,去尝试。

  “你这家具,倒是颇有明代家具的风格,素雅端庄大气。”杨明德又笑着点评了一句。

  “嘿嘿,师父,您这是批评我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雕花、镶嵌工艺的应用。”张俊平嘿嘿一笑,接话说道。

  “你小子,倒是灵透,一点就通!”杨明德笑着点点头。

  “师父,这个需要一点点来,其实我也想加上雕花、镶嵌等各种纹饰,可是咱们得考虑现在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当下刚刚改革开放,老百姓的日子还不怎么富裕,购买家具的目的还是以实用为主。

  过多的纹饰只会造成成本的增加,而老百姓并不一定买账。”

  “嗯,你想的很明白,家具的样式要和社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你这个观点很好。

  咱们搞艺术创作的也要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要符合社会形态。”杨明德脸上的笑容一直没有消退,此时更加灿烂。

  得徒如此,夫复何求?

  “下个月,汲古阁茶苑正式开业,市里决定举办一个青年画家作品展,你准备一下。”

  “知道了,师父,保证不给您丢人。”

  “给我丢什么人,要丢人也是丢你自己的人!

  到时候,你要是拿不到好名次,大不了我清理门户。”杨明德哈哈一笑道。

  “师父,您这也太狠了吧?拿不到好名次,本来就已经很伤心了,您不光不安慰,还要清理门户。”张俊平夸张的怪叫道。

  “臭小子,别搞怪,好好准备。”杨明德伸手敲了张俊平一个脑瓜崩。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