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章 死于话多_这个郭嘉不一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议郎。”

  “哦,原是杨议郎在此,失敬失敬。”

  “哼,客气了,先生还未作答杨某之所问。”杨修轻哼道。

  “呵呵,倒是忘了,先生适才所言,私以为,谬之千里也,即是谬言,吾为何要动怒?”

  “人无完人贵在自知,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两者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人亦如此,若是连自身长短也看不清,又如何去扬长避短,又如何于此乱世之中襄助曹公创一番大事,适才先生笑言郭颇具自知之明,字字入得郭某耳中,实乃大大的褒扬,岂会是讥讽?即是褒扬,郭嘉理当向杨兄致谢。”

  郭嘉笑着解释完。

  那杨修,依旧鼻孔朝天,无礼道:“哼,巧言善辩搬弄是非,属小人之道也,未可知郭先生有真才实学乎?”

  郭嘉仰天大笑:“哈哈哈,不才反问先生一句,曹公何如,可称得上英雄?”

  杨修不假思索抬手摇摇一礼答道:“曹公自是当世英雄,此世人皆知,郭先生又何必出言相戏。”

  “呵呵,非也,是英雄才识英雄,真豪杰才惜豪杰,既然曹公乃当世英雄,定具一双慧眼可识得天下英才。”

  “郭某自问才学粗鄙不堪重用,却侥幸取得曹公青睐,又委以重托,来前这一路,吾心中惶惶不安,依旧受宠若惊,今得闻先生一语道破其中玄妙,顿有拨云见日之感。”

  “原来,曹公非是因敝人才能可追那荀彧荀文若,而是因为郭某尚还有一丝自知之明也,吾之才学,仅能代替荀文若主持几日兖州诸郡民生要务,仅此而已,不似杨议郎,以弱冠之年便已坐上行军议郎‘高位’,可在行伍征途之间畅所欲言,真是羡煞旁人。”

  “好汝个郭奉孝,若非杨修今日尚有要事在身,非与汝来辩个究竟,也罢,来日方长,终有机会与汝一较高下。”

  “嘉自会扫榻以待,哦,对了,这几日可不成,先生应知民生之事尤为繁琐,不像先生您在军中发言,可有可无,如秋风扫落叶吹过一阵就算一阵,这民生之事乃是常态,需时时权衡利弊才可,不若这样,若荀彧先生归来,郭某亲自登门前来求教,届时,先生可别拒人于千里之外啊,啊哈哈哈。”

  “你!哼……”杨修脸色骤变,当着郭嘉的面愤然拂袖而去。

  老差役见杨修消失在廊道尽头,才出言道:“郭先生,您这又是何必,杨先生虽说仅是位军中议郎,但其身后家世不凡,小人听闻其父乃当朝太尉,位高权重,先生此时得罪杨修实为不智。”

  “呵呵,老哥是说那遍历三公的杨太尉,杨彪?”郭嘉瞥了老差役一眼求证道。

  “正是此人。”

  “老哥,且放宽心,正因为其父乃陛下左右重臣,吾才敢与之交恶,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曹公与那些愚忠之辈本就不是一路人,且我观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