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六章 解决学姐的后顾之忧_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完成实验后,许秋和陈婉清开始准备周一组会的PPT。

  魏老师对组会PPT也是有格式要求的,报告内容要全英文,应该是他在国外养成的习惯。

  第一页要弄个封面,需要放上魔都综合大学的LOGO。

  如果是工作报告,中间的位置要用大号加黑加粗字写“WorkReport”,并居中;

  如果是文献报告,则写“LiteratureReport”。

  大字的下面则标注报告人,以及当天日期。

  每张幻灯片,或者说slide,上面要画一条横线,并标出该页的主要内容,也就是要写个标题。

  此外,长宽比要用16:9,每页图片数量不宜超过三张,图片要等比例放大,一般居中或是横向分布。

  在图片旁边适当添加简练的文字说明,或者是表格。

  文字的格式用Arial或者TimesNewRoman。

  做好组会报告是为了之后自己出去作报告打好基础。

  做报告的PPT要在有限的空间中,尽量展示出更多的信息。

  在学术报告中,通常会面对其他领域的研究者。

  他们可能不一定听得懂演讲人讲述的报告内容,更多的是通过看PPT,来获得信息。

  因此,报告PPT的制作格外重要。

  许秋上次组会没有按照规定做PPT,在组会后魏老师特意提醒他,让他去和陈婉清学一下格式。

  这周他的实验内容不多,所以PPT比较好做。

  许秋从学姐那边要了她之前的组会报告,把第一页直接拷贝过来,再修改报告时间和报告人。

  第二页放上之前在Chemdraw软件中绘制的合成路线图,关于PBT4T的。

  第三页则将两批器件的光电性能,以J-V曲线图片和表格的形式列出。

  第四页写出他对之后工作的展望。

  首先,他分析第二批样品中的不溶物,可能是反应时间过长导致的。

  因为降低反应溶剂甲苯的含量,可以提升反应物浓度,进而提升反应速度,24小时的反应时间可能过长了。

  可以将反应时间缩短至12、18小时。

  其次,根据文献报道,通过氯仿索氏提取合成粗产物,也是解决不溶物的有效手段,可以进行尝试。

  最后,PBT4T分子的光电性能尚可,值得进一步的优化,接下来的分子结构调控有两个主要的方向:

  一个方向是改变噻吩单元的个数,比如合成PBT2T、PBT3T、PBT5T等等;

  另一个方向是改变PBT4T中的侧链,或是引入杂原子,如氟原子。

  许秋个人更加倾向于第二个方向,但还是把两者都列举了出来,他也想听听魏老师的意见。

  他是第二次做组会PPT,所以进度比较慢,当他做好后,陈婉清已经完成了。

  两人交换了组会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