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7 17%效率达成,为国争光!(求月票)_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约130纳米,底电池厚度约190纳米的条件。

  许秋找到了13#器件上百个“兄弟姐妹”们,进行测试。

  首先,是不同蒸镀批次,同样12小时真空放置时间下的另外9个13#器件,测试完毕后,最高效率提高至%。

  接着,是针对效率%这个最佳批次下的13#器件,在不同放置时间下的器件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放置时间在16小时的器件,性能最佳,可达%。

  拿到了最终的%的结果,许秋了长呼一口气。

  这一个多小时折腾下来,他基本上没有一刻是能休息的,全程都在专注的进行高强度操作。

  许秋有种身体被掏空,进入了“贤者时间”的状态。

  好在,结果非常的不错,终于取得了突破。

  而且,现在只是初步摸索的结果,之前数据量能做上去的话,器件性能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因此,现实中重复出超过17%效率的概率非常的高。

  许秋看了眼时间,距离考试结束还有二十分钟左右,便没有急着出去。

  他先是将当下的最佳条件,交给模拟实验人员进行批量重复,然后开始盘点叠层器件一步步走过来的历程。

  最开始,是基于半透明器件,制备较为简单的“四终端法”叠层器件,当时底电池用的是半透明器件,结果发现即使是薄层金属电极,光损失仍然非常高,最终的器件效率总是小于10%,这说明“四终端法”并不适合有机光伏体系。

  于是,许秋选择了“二终端法”,开始重新尝试,结果若干个体系试下来,终于把效率做到了10%。

  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工艺摸索,许秋选择了两个高效率的体系,底电池J2:IDIC-4F,顶电池PCE10:IEICO-4F,器件效率终于突破12%,打破了当时叠层器件的世界纪录。

  再后来,许秋对“二终端法”的叠层器件的器件结构进行优化,不使用中间的薄层电极作为电荷复合层,而是直接用两层几乎透明的传输层取代,这样可以显著减小顶电池器件的光损失,极大的提升顶电池的电流密度,效率跃升到14%。

  接着,许秋在J2:IDIC-4F中引入PCBM,用于调控顶电池和底电池之间的光吸收,使两者的短路电流密度可以更加容易的匹配,成功将效率冲上15%,突破了有机光伏领域公认的一大门槛。

  然后,许秋看到Y系列受体在叠层器件中的折戟沉沙,觉得在设计叠层器件结构的时候,不能单单以原单结器件的效率为基准,而是要更多的考虑底电池和顶电池的适配情况,于是他将IDIC-4F替换为光吸收范围偏向于短波长范围的IDIC-M,进一步将器件效率往上推进了一些,达到了%。

  再然后,许秋试图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