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3 文章得到审稿人的高度赞扬!(二合一大章,求订阅)_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为《自然》大子刊档次的潜力,现阶段的影响力虽然比AM、EES这些一区顶刊强一些,但还是弱于正统《自然》大子刊的。

  而《自然·能源》虽然也是新刊,但因为“自然”两个字已经成为了学术圈里的一块金字招牌,尤其受到国内研究者的追捧,大家都比较买账,所以刚刚出来,就在能源行业内迅速流传开来,不论是影响力还是关注度都非常高。

  决定期刊的档次因素有很多,期刊上面发表的文章的平均质量当然很重要,但研究者们的关注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有点像是现在的流量时代,如果有硬实力,可以出道;如果有流量大力推广,也可以出道;如果既有硬实力,还有流量大力推广,再加上一点点运气,那便能够成为顶流。

  相对于《自然》,《科学》在经营自己品牌方面做的就差一些,在学术圈里提起《自然》,大家会联想到它的一大堆子刊,涉及到各个细分领域,而提起《科学》,也就只有《科学》本身了。

  比如《科学》的正统子刊《科学·发展》,按理说它的地位应该堪比《自然》大子刊的,但实际上影响因子只有十出头,地位基本上和NC差不多,之前还和NC一样,共同沦落为二区期刊。

  许秋开始阅读具体的审稿意见。

  审稿人1,看起来应该是个老外,评语比较简短,也比较偏中性。

  对方首先表明“我对有机光伏领域材料合成方面的了解有限”,然后主要针对文章中开展的激子结合能,以及激子扩散距离两项测试进行了评价,其他方面都没有过多的提及。

  许秋推测对方可能不是专攻有机光伏领域材料合成方面的研究者,而是偏向物理方面的研究者。

  毕竟他这个工作涉猎比较广,与材料、化学、物理方面都相关,编辑又选了五个审稿人,其中分配一两个非材料相关的研究者也很正常。

  主要有两个意见。

  第一个意见:“对于激子结合能,以及激子扩散距离这种涉及到拟合的曲线,应该添加误差棒。”

  误差棒许秋还是知道的,在散布图中,一般会用误差棒(errorbar)来注明所测量数据的不确定度的大小。

  但当时他为什么没有绘制误差棒呢?

  一方面因为有机光伏领域里的文章,大多数的图片都是不需要误差棒的,比如J-V曲线,就是直接把性能最好的那一根画出来就行,光吸收光谱也是一样,直接用仪器测试出来的原始数据绘图即可。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快速出文章,而为了追求速度,就需要舍弃一些东西了……

  这个意见许秋选择接受,因为这样做确实可以让文章报道的数据更加严谨一些。

  具体操作起来也不难,用ORIGIN软件就可以实现:

  正常的数据点是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