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7 撸起袖子大干一场(求订阅)_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辛辛苦苦修改了一星期半个月,返送回去可能还会被拒,最后只能转投,简直就是折磨王。

  学姐在硕士的时候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时她投最初的是一个三区期刊,投稿、大改、大改后拒稿、再次投稿、再次大改……

  拖了大半年的时间,几经辗转文章才最终被发表。

  “这篇《自然·能源》还有那篇《焦耳》综述文章,估计年前都能出来结果……”魏兴思单手托腮,思考了一会儿,说道:“我觉得我们可以像之前龚远江那样组织一次学术交流会,时间就定在十二月份,刚好关于明年我们组重点项目的申请,我也要和龚远江商量、对接,和其他同行碰个头也能打听一些风声。许秋,你觉得怎么样?”

  “我觉得可以啊。”许秋自然没有什么意见。

  “那行,我最近去给国内这些人发信,问问看他们有没有时间,”魏兴思顿了顿,继续说道:“另外,我也联系一下冯盛东,看他有没有空吧,他如果能过来,给其他人讲一讲关于TAS之类的激光分析手段,我估计国内的这些人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大多数课题组都没有测试这个的渠道。”

  许秋点了点头,他发现魏兴思在得知《自然·能源》大概率能中稿后,整个人变得自信了许多,一副叱咤风云的样子,颇有那种要撸起袖子大干一场的感觉。

  其实也不难理解,在有机光伏领域中,能够在《自然》大子刊上发一篇实验工作类型的,也就是格式为Article、Communication这类的文章,其分量或者说意义已经非常接近于发表在CNS主刊上了,代表着这个工作是领域内最顶尖的工作之一。

  主要是因为世界上科研工作者越来越多,好的工作层出不穷,而CNS主刊只有三个期刊,为了保证含金量和影响力,每年接受文章的数量不能随意扩张,那么就必然会优中择优,进行一番取舍。

  怎么进行取舍呢?

  期刊公司最关心的是维持自身的学术影响力,那么就必然会倾向于去追逐热点。

  换言之,来自热门领域的工作,或者说很容易与其他领域进行交叉的一些领域,就会格外受到CNS的追捧。

  它们刊发这类的文章,就更容易被更多的科研工作者关注,持续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石墨烯,这种材料因为优异的理化性能,几乎可以被用在任何材料、化学相关的领域中。

  像魏兴思组里的钙钛矿领域、热点领域都有石墨烯的身影,就连有机光伏领域,许秋都看到有人去蹭了石墨烯这个热点,水了几篇二区的小文章。

  因此,想要发CNS这样的综合性期刊,冷门领域是肯定竞争不过热门领域的。

  同档次的文章,热门领域能够发表在《自然》主刊上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