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2 怎么会有种莫文琳是他的小粉丝的既视感(求订阅)_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周日一早。

  魏兴思换了一身正装,上身是西装加衬衫,还打着领带,下身是西裤加皮鞋,许秋没那么在意着装,就穿着休闲装。

  两人到外面小店吃了早点,和昨天类似的包子、粥,味道和猫不理差不多的样子,不过价格却便宜了近十倍。

  八点四十多分,魏兴思和许秋两人一同达到会场,此时与会人员已经来了七七八八。

  今天会议的日程安排,许秋已经提前知晓,上午九点到十二点,下午两点到五点,每场四十五分钟,半小时汇报,十五分钟提问,各自四场,一共八场。

  八位汇报者,包括国际友人Bazan,四位“长江”,两位“杰青”,一位“青千”,规格非常高,基本上网罗了国内有机光伏领域的半数以上的大佬。

  之所以看起来“长江”很多,是因为很多学者都是同时在多个领域发展的,他们做有机光伏的,不代表只做有机光伏,包括魏兴思也是钙钛矿光伏、有机光伏和热电三个领域同时开工,一些大组同时进行四五个领域的也不算少见。

  这叫做分摊风险,专注于一个领域的话,万一这个领域哪天完犊子了,就直接凉凉。同时,口子越多,能申请到的项目也就越多。

  除了八位汇报者外,参加会议的还有一些普通教授、研究者,他们没有什么大的成果,就安安心心的旁听。

  当然,这些人听报告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看能不能找个大佬搭上线。

  不过,大佬们通常也很忙,不是同级别的人物,没有私交,也没有有人牵头的话,基本上搭不上话。

  就比如,我一个随便能发AM的“长江”,和你一个最高只能发发ACSAMI的副教授有什么好聊的。

  不在一个圈层上,就很难建立合作关系,除非你是来投奔我的,打算过来做个小老板,那还可以考虑考虑要不要收你。

  汇报厅是长方形的,一侧是演讲台和投影屏,中央是一张大大长方形木桌,保守估计坐20人没什么问题。

  木桌中央放了一些塑料盆栽之类的装饰,摆着与会老师的牌位,每个牌位旁边还有一瓶农夫三拳矿泉水。

  周边还摆放着几十张椅子,其他旁听人员可以自由选择位置坐下。

  此时,龚远江的几个学生正在忙碌的调试电脑、投影设备,或是给几位已经到场的老师送上茶水。

  魏兴思找到他的位置坐下,示意许秋坐在他身后的空位处,两人坐的地方在整个会场的中部靠前位置。

  刚坐下没多久,许秋就察觉到旁边有一道人影,坐在了他的右手边位置上。

  许秋转头一看,莫文琳……

  这家伙怎么跟过来了,好像也很正常,马上就是我的手下了嘛。

  魏兴思的报告被排在了下午的第一场,其他报告也是要听的,算起来一共六个小时的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