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八章 临门一脚_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做实验就好了。

  于是他便问道:

  “系统,能不能把我复制进去,帮我做实验?”

  【当前权限等级不足。下次进阶任务完成后,即可实现类似的功能。】

  许秋立刻来精神了,本来只是随口一提,居然还真的可以。

  就是还要先完成进阶任务,进一步提升权限等级。

  不过,只要目前这个成果不被其他课题组截胡,发一篇一区的文章问题不大,进阶任务的完成指日可待。

  他仔细回想,之前他四项基础技能的熟练度提升到四阶后,算是科研之路入了门。

  系统就解锁了两项重要的功能,周常任务和模拟实验室。

  这次要是能够发表一篇SCI一区文章,也算是在科研之路上迈出了一大步,系统就再次解锁一项新功能。

  要知道学校对博士的毕业的要求,也不过是一篇一区而已。

  事实上,就算魔都综合大学,也有九成以上的研究生发不出一篇一区一作的文章来。

  ……

  周日下午,许秋返回邯丹校区。

  陈婉清在帮他做一些材料的基本表征,主要是用实验室内的现有仪器,测试材料的光吸收光谱、荧光光谱以及循环伏安曲线。

  她是从周五开始做的,因为他的材料比较多,一共有五种,所以一天没有全部完成。

  这五种材料包括最初的PBT4T分子,以及之后带有四种不同支链的P2FBT4T分子。

  今天,许秋打算做一批器件。

  在模拟实验室中得到的数据,虽然也是真实有效的,但是来源不明不白的,不能直接拿来使用。

  不过,他并不打算直接用摸索出来的最优条件。

  一方面,现在实验室中的P2FBT4T-2OD材料,是反应时间在12小时的P12型。

  而最好的条件为P10型,因此即使用“最优条件”也不是“最优条件”。

  另一方面,更主要的原因是,假如器件性能一次性提升太多,比如效率直接升到%,魏老师就会对器件性能有更多的期待。

  他会想着:“才第二次做器件,效率就从%提升到%,那再尝试几次不是分分钟破10%?”

  可实际上,许秋已经做了八批器件,能用到的优化手段都用了,才堪堪达到%。

  对于如何进一步提升器件性能,仍然没有什么头绪。

  他之前也尝试过再次对旋涂进行高阶推演。

  可消耗500积分,看了几遍操作演示,却发现并没有什么收获。

  因为高阶推演中的操作,他现在能学的都已经学会了,无非是喷涂、热涂、先慢后快这些。

  而且,系统也只是传授他这些操作方法,具体什么方法最适合他的体系,系统也不会告诉他。

  全靠自身领悟。

  况且,实验操作对材料光电性能的提升,也是有限度的。

  假如一种材料的上限就是%,那么不管多么华丽的操作,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无限逼近%罢了。

  许秋其实也想到了一些其他的路。

  比如,把电池器件的有效面积从平方厘米,缩小到甚至平方厘米,效率肯定会有所提高。

  就连操作方法他都规划好了:

  先在不锈钢钢板中间掏一个2毫米边长的正方形孔洞,然后贴在电池基片的表面,再用太阳光模拟器测试,电池器件上光照射的实际面积就是平方厘米。

  只是,这种方法和自己骗自己也没多少区别。

  但假如到最后实在没办法了,这个方法也未尝不可拿来一用。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