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章:工业先声_我爸爸是穿越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部不朽的唯物主义思想哲学巨著。

  更别说这本书里对很多的物理现象,包括热学,电学,光学甚至电磁学都有详细的现象记录。

  只可惜只是记录了现象,而没有探索本质。

  当然压力并不是一王充,而是一衡(H)。

  当然还包括力的单位牛顿,压力的单位帕。

  力的单位牛顿,刘守义也由墨家的创始人墨翟来命名。

  毕竟墨翟的墨经是中华古代第一本记录了力学现象的书籍。

  用墨翟来命名为力的单位,实至名归。

  至于压力的单位,刘守义思考再三,决定用南北朝时期的尹喜来命名。

  之所以用尹喜,是因为尹喜是第一个详细记录了气压存在的人。

  虽然只是记录了现象而已。

  实际上华夏历史上对于气压的存在早就有了认识,想想先秦时期的喝鸟,就是用一个弯曲的空心竹筒,加热让之中变成真空,一头插入水中,另一头便会出水的工具。

  不仅是力和气压,实际上物理学的很多现象在华夏古代先民中都有记载,也有人动手实验,只可惜统治者不重视,加上这些实验一直都停留在了记录现象的阶段,虽然也有将其用于实践的,但是确无人去探索其中本质。

  这也是后来科学最终没有在华夏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原因。

  于是后世一焦耳(J)成了一衡(H),一瓦特(W)成了一徐成良(X),一牛顿(N)成了一墨翟(M),一帕(P)成了一尹喜(Y)。

  虽然有些拗口,但是刘守义到是非常满意。

  反正这也是一个习惯问题。

  以后要是有新的单位,也会用中华的人名来命名。

  如此不仅让这些普通人对刘守义顶礼膜拜。

  也会让更多的人,受到激励,投入科学的研究当中。

  毕竟这可是一个名留青史的好机会啊。

  “禀王上,转速一分钟可以达到四十到八十次,如果不考虑机械摩擦,最高可以达到一百的转速,马力也可达到二十马力,压力为兆衡,输出功率为二百二十千徐”

  徐成良向刘守义拜道。

  刘守义听后点了点头。

  虽然动力还是不够,但是已经足够好了。

  “还能继续改进提高吗”

  刘守义又问道。

  “能,属下已命高源侯带人去进行研究了,我们认为只要让活塞运动更快一点,动力,功率应该可以在增加”

  徐成良说完,一边的刘海兴看了看。

  “其实可以把气缸串联使用啊,以三个为一组,用连杆连接即可,在用传动轴连接最上面的连杆,这样三个气缸动力肯定比一个大”

  刘海兴说完,徐成良一脸诧异的看着刘海兴。

  这十三岁的太子懂得可真多啊。

  “太子所言,令属下获益匪浅,我们确实可以尝试一下,如同纺纱机一样将气缸串联起来,用一根连杆连接,如此动力应该会更大”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