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江淮孤生_刘备的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数州百姓,纷纷北上辟祸取食。逆入渤海湾,入流民船营。隔离调养,待身强体健,百病皆去,方从泉州港登岸,被分批迁往京沚县境。年前,京沚城内已破万户。

  延阴、夏阳、佩阴三城,户亦破万,且各自圩田一万顷。杜袭,赵俨,繁钦,“颍川五杰”中三人,正被六百里送达的蓟王诏书,晋升为城令。

  “擢升延阴长杜袭为延阴令。秩千石,‘铜印黑绶’。”

  “臣,领命。”

  “擢升佩阴长赵俨为佩阴令。秩千石,‘铜印黑绶’。”

  “臣,领命。”

  “擢升夏阳长繁钦为夏阳令。秩千石,‘铜印黑绶’。”

  “臣,领命。”

  “各赐铜钱十万,蜀锦百匹,四季朝服及骖马安车一驾。”

  “臣等,拜谢。”

  宫中女官将三人坐席,上移到千石俸列。

  待三人各自落座,王太妃自帘后言道:“蓟王已拜前洛阳令周异为京沚令。(周)异子(周)瑜,乃出蓟王同门。可入太学坛,继续研习。拜师便不用了,便做一‘江淮书生’吧。”

  “臣,遵命。”博士祭酒陈纪,起身答道。

  “太学生”,又称“博士弟子”或“太学弟子”。“博士弟子”可除赋役。“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择选,外由郡国察举。武帝时还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初步建成地方教育体系。

  换言之。自汉代起,读书人便开始享有特殊待遇。

  “右丞。”王太妃又道。

  “臣在。”耿雍起身奏对。

  “送亲船队可齐备?”

  “皆已齐备。”

  “此去洛阳与蓟王成婚,嫁资断不可少。窦氏与蓟王自幼相识,情深义重。不可被何氏比下,遭人议论。”母亲想得周全。

  “臣,自当尽力而为。”

  “甚好。”

  王宫正殿,七楼顶阁。

  密室门开,女道、诸母,入室与贵女相见。

  三人身份皆为隐秘。

  刘备至今不知,独上蟾宫折桂,一亿换来的贵女,究竟是何人也。正如他亦从未见过,女道是何相貌。

  “恭喜妹妹如愿以偿,得见天日。”蟾宫贵女先言道。

  “相处日久,虽不知姐姐姓名来历,然小妹在此祝姐姐,亦能早日如愿。”女道盈盈下拜。

  “能苟活至今,已是侥幸。如何还敢奢求。”贵女笑答:“寒暑易节,岁月如梭。身寄蓟王宫中,与二位朝夕相伴,早已忘却过往。”

  “不知姐姐究竟犯了何等大罪。竟比党锢还要酷烈。”女道忍不住问道。

  “我既已忘,妹妹何必再问。”贵女仍不愿提及。

  “我二人远去洛阳,阁中只剩姐姐一人,又当如何是好。”女道忧心道。

  “太妃已安排妥当。待御姬返回,此处将改建成观星阁。交由大秦圣祭主持。那时,我另有身份,当可掩人耳目。妹妹无需挂念。”贵女言道。

  “原来如此。”女道与诸母,这便各自心安。

  忽想起一事。女道遂从袖中取出一物:“此物名曰千里镜。乃王上所赠。少年时,与王上并肩俯瞰十里楼桑。待迁居临乡王城,王上已难觅闲暇。便送我此物,遍看世间百态,众生鲜活。却也别有滋味。今日便将此物,转赠姐姐,用以消遣解闷。”

  “多谢妹妹所赐。”临别赠物,只因情谊深厚。贵女亦不拒绝,这便双手接过。

  奈何身无别物,无有回赠。

  甚是连姓名也无法相告。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