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黑山飞燕_刘备的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时亦不同往日。大贤良师先我等羽化升仙。黄巾大旗不举也罢。或可……只取黑山之名。”

  “谨遵渠帅号令。”褚飞燕这便抱拳:“当舍黄巾,只称黑山。”

  “诸将听令。”张牛角仰面嘶吼:“我死,必以飞燕为帅。”

  帐下别帅,这便抱拳:“谨遵渠帅号令!”

  熬过锥心剧痛,张牛角又道:“百万部曲,拖家带口,散布各寨。若能保全,则战。若然不能,则……降。”

  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闻此言,帐中大小头目,不禁涕泪横流。褚飞燕单膝跪地:“褚燕遵命!”

  再抬头,张牛角已双目怒睁而亡。

  承张牛角衣钵,统领百万之众,褚燕遂改姓张,称张燕。

  为防汉军破棺戮尸。黄巾贼多行火葬。待火葬张牛角,张燕欲兴兵再攻廮陶,报仇雪恨。不料斥候飞马入营:“报——”

  “何事如此惊慌。”斥候狼狈下马,惹张燕不满。

  “启禀渠帅,蓟国,王傅黄忠,亲提大军,挥师南下。水陆并进,正往廮陶而来。”

  “诸位可识得此人?”张燕问道。

  “回渠帅。此人乃刘备义父。少时便辅佐身侧。传言有万夫不当之勇。”便有头目上前答话。

  “传言终不可信。”张燕亦是豪勇之辈。又岂能自甘人后。

  “倒是没见其统兵。”左髭丈八这便言道:“本欲攻下廮陶,开仓取食。如今事不可为,不如暂避山中。”

  “若知我等不战而退,张渠帅必死不瞑目。”张燕初登大位,急于立威:“诸位可愿与汉军一战。”

  “我等……”众头目互相对视,这便咬牙道:“愿战!”

  “好!”张燕拍案而起:“各部整顿兵马,寻机与汉军一战。”

  “喏!”

  将将通航的漳水之上。明轮大舰,一字列队。蓟国横海纛,迎风招展。

  黄忠、黄盖,双壁同出。黄盖此次只做转运接应。黄忠携本部兵马,并荡寇、讨虏、破贼、扬武四校,兵分数路,围剿作乱黑山。

  蓟国六校:荡寇、讨虏,锦帆、楼船,破贼,扬武。只有锦帆甘宁与楼船郭祖,未列其中。甘宁另有要务。郭祖正忙于押运铜钱。

  先前黄巾势大,蓟国将校守备国土,不敢轻出。如今黄巾覆灭,只剩流寇。且恰逢春暖路开,蓟国别无大事。正宜出征。

  “报,贼人弃廮陶而去,正围攻杨氏。”便有斥候登船来报。

  “取图来。”

  “喏。”兵士遂取来冀州山川地形图。

  杨氏县在廮陶东,濒临洨水。“(洨)水出常山石邑井陉,东南入于泜(水)。”

  沿洨水,可抵太行八陉第五陉之井陉。由此陉,可蹿入太行山中。故杨氏县可攻可守。且洨水至今犹未解冻,无法行船。贼人深知蓟国骑兵厉害,不敢野战。故欲据城而守。

  难不成,这群蠢贼还不知蓟国有云梯舫车,专破坚城。

  “转告横海中郎将,在薄落亭登岸。”

  “喏!”

  “廮陶,有薄落亭”。与薄落津一上一下,拱卫大陆泽。此处距杨氏县最近。

  “传令破贼校尉,分兵据石邑,断贼人后路。”

  “喏!”

  “传令荡寇,讨虏、扬武校尉,依令行事。”

  “喏!”

  王傅黄忠虽初统大军,然一举一动,不失大将风范。且国内精兵多出蓟国双壁之手。军心可用,令行禁止。士气如虹,如臂指使。可堪一战。

  张燕初登大位,急于立威。又欺黄忠久疏战阵,恐徒有其名。故想借机成名。

  然为留后路,遂弃廮陶,夺杨氏。如此可进可退,据城而守。当立不败之地。兵法有云:十则围之。料想蓟国远道而来,黄忠麾下不过数千精兵。如何能十面围城。为速战速决,必全力攻城。此举,正中下怀。兵法又云:五则攻之。城内数万黑山精锐,大小头目数十。便有一万精兵,又奈我何。

  必借此战,天下扬名!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