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献履贡袜_刘备的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酉阳杂俎》亦载:“北朝妇人常以冬至日进履袜及靴。”杜少陵诗中所说“刺绣五纹添弱线”便是指妇女制履袜的情形。

  直至唐宋以后,女子多缠足,不袜,此俗渐止。

  楚王好细腰,蓟王好长腿。

  素纱足衣,风靡王宫。色彩亦不仅限于肤色,七色丝兼而有之。心衣短裈,皆为西域式样又结合汉家织造刺绣技艺,各中风情,不足为外人道哉。

  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便是腊日。

  腊赐亦如约而至。四出文钱,风靡蓟国。被称为“蓟国上币”。便是百官亦不能免俗。

  腊赐时,百官妻母要入宫拜见王太妃、王妃。称“朝庆”。百官妻母还有留宿宫中的旧俗。刘备为了避嫌,腊赐之后,便领文武百官,前往西林赛马场,观看年度赛马总决赛。来回三日,正好避开百官妻母宫中留宿。

  所谓“康庄驰逐,穷巷蹴鞠。”

  意思是说,贵族赛马,平民蹴鞠。唯一差别,便是有马无马。

  蓟国号称万马之邦。岂能无马。于是在巷中蹴鞠的多是幼童。半大少年便会相伴牵马到环绕西林的林间赛道,习骑御之术。

  林间赛道的前身,是林间马道。乃西乌铁骑和西林骁骑平日里散步遛马,巡弋边境之路径。后汉胡不分,便有越来越多的楼桑、西林二地少年,赶来学习马术。于是楼桑令乐隐和西林令阎柔,便合二城之力,将马道改造成赛道。

  围绕整个野林的赛道,便成了耐力赛马的绝佳场地。

  耐力赛马,起源于蓟国骑兵的负重训练,马匹需负重五石(150公斤)行进四百里(160公里)。用时最短者,得胜。

  四百里太长。又被拆分成百里、二百里、三百里、四百里,不同等级的耐力赛。

  西林乃是蓟国与逎国的天然边界。时常有南归牧人,拖家带口,闯入林间赛道。于是阎柔又在赛道外,辟出马道。供牧人行走。考虑的十分周全。

  围绕赛道,还建起许多马场亭舍,放养蓟国战马。凡与马相关:马厩、马场、马邑、草料场,诸如此类,皆属苏双和张世平二人掌管。马政却也不比民政简单。两人遂上疏分工:苏双管养马,张世平掌饲马。

  刘备纳其言,苏双任“(蓟)家马令”兼领王宫舍人,掌蓟国之马,阉割配种,兼养乳马,取乳制酪等。张世平任“(蓟)大厩令”兼领王宫舍人,掌苜蓿种植,草料青储,兼管牛羊畜牧等。

  身居高位,“世平”不宜为名。于是请大儒陈寔,取名:和。张和,字世平。

  《诗·小雅·伐木》有“神之听之,终和且平”之句。名、字合意,为“清平世界”也。

  自从搭建起绵延起伏的“鸾毳裘”顶棚,用于遮风保暖。赛马可终年无休。最后的年度总决赛,亦无需太过急迫。固定在了腊日这天。

  赛马场人声鼎沸,座无虚席。

  场中积雪早已被清空。乘骑刘备赠送的千里驹“轻云”的马驹儿,乃最大热门。

  身旁一众好友,张郃等人皆在。所谓“轻云未扑霜,树杪橘初黄;行是知名物,微风过水香。”刘备让家马令苏双从楼桑老宅后院自家马厩选出,代为赠送给张郃的千里驹,便名叫“扑霜”。“轻云”、“扑霜”皆白马,却并非纯色。却也相得益彰。

  想着老宅厩中神驹白龙,刘备又不禁想了十年一面的赵云。算算年纪,应也有十四、五了吧。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