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下大同_刘备的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恶其不出於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圣人之言,甚慰我心。大道至简,知易行难。刘备孤身而来,能力有限。且,走着看。”

  贾诩闻言,这便肃容下拜:“臣,定当尽心竭力,辅佐主公。令万民得安,天下大同。”

  待刘备等人重返洛阳,天已大亮。

  陛下已诏令大将军何进,并三公、司隶,使钩盾令周斌将三府掾属,主持太平教徒审讯事宜。

  何进施以酷刑逼供,凡宫省直卫及百姓有事角道者,皆欲抓捕诛之。

  三日,已捕获太平教众近千人。

  洛阳城内,凡好侍黄老者。人人自危。其中有无屈打成招,不得而知。又大肆抄家敛财。多行公报私仇。

  见事态蔓延,无法收拾。刘备这便入宫面圣。请只诛首恶,勿令祸及家人。

  陛下欣然下诏。大将军何进这才有所收敛。

  比起那些悍不畏死的忠实信徒。洛阳城内的信众,各怀鬼胎。又何来忠心可言。

  何须酷刑,烙铁还未举起,便已纷纷招供。将上下线人,往来教友,悉数供出。

  如此,你咬我,我咬他。相互举发,将太平道洛阳一脉,连根拔起。

  待供词整理上报,遍示文武百官。举朝大惊。

  太平道竟已到了如此程度!

  陛下临朝问计。

  百官义愤填膺。证据确凿,死不足惜。其洛阳匪首传有二人‘马元义’、‘侯公子’。皆不知所踪。

  大将军何进正劳师动众,急切海捕二人。

  所谓擒贼擒王。

  陛下又令冀州,逐捕张角一干人等。

  黄巾之乱在即。刘备恍惚觉得,似乎提前了。

  万幸,洛阳保住了。至于蓟国。只需将潜伏国内的太平妖孽尽数铲除。以今时今日之蓟国国力,必定坚如磐石,稳若泰山。

  黄巾乱军,又有何所惧。

  先喂自己一颗定心丸。返回辅汉大将军府后,刘备深居简出。两千兵士,皆入北军大营。由二位义弟,及麴氏兄弟统领操练。

  五官中郎将董重等人,抓贼有功。尚书台已拟定封赏。只等马、侯二主犯归案,便将涉案千余众,尽皆弃市。再一并封赏有功人等不吃。

  马元义早已身亡。被刘备火葬,尸骨无存。太平道高层,虽已猜到。底层信众却未得知。皆以为马元义出门在外,侥幸逃脱追捕。

  口供亦是如此。不知内情的大将军何进,遂将早已身亡的马元义,位列洛阳太平道之首。与侯公子并列。

  只可惜。关于侯公子,信众只闻其名,未见其人。不像马元义走街串巷,深入人心。

  万幸,刘备与侯公子有一面之缘。便是在马市客舍,甯姐姐房中。

  这便按照记忆,令洛阳有名画师,画出侯公子画像。经反复修改,终与记忆中模样有七八分相像。

  刘备本想交给大将军何进,好让他按画像抓捕。转而一想,却又不妥。

  何进若问起,辅汉大将军如何知晓反贼相貌。

  刘备又该如何回答才好。

  二人同为大将军,本就心生间隙。陛下亦有互相制衡之意。恰逢多事之秋。若被何进抓住把柄,横生事端。陛下询问起来,刘备又该如何自圆其说?

  想想还是算了。

  这便将画像束之高阁。

  话又说回来。洛阳太平道被连根拔起。失去根基,一个侯公子纵有千头六臂,亦翻不出什么浪花来。

  安全起见。刘备又将画像秘示关张二位义弟、麴氏兄弟、史涣等人。

  小心防备。

  蓟国,南港。

  明轮船队一字排开,缓缓入港。

  蓟王宫。收到主公六百里加急公文,左右国相急忙赶来相见。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