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正服位名_刘备的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丹阳、吴、会稽、鄱阳、豫章、庐陵、临川、建安、新都、东阳、东安等郡,皆曾有山越反乱,又以新都、丹阳、鄱阳、会稽为甚。故史上三国鼎立时,曹魏独强,吴蜀皆弱。

  然自蓟王麒麟天降,应运而生。历史的车轮,悄然偏转。

  掣肘孙权大帝的江东大姓,与二袁一拍即合,齐奉合肥侯为主。变害为利。更有甚者,蓟王南征林邑,开江表十港,立岭南都护。山越或扶老携幼,出山落户。或举家北上,投奔蓟王。此害亦除。

  反观西蜀并关东,却陷入君臣不协,将相失和。河北之外,诸夏反成乾坤倒悬之势。

  江东一家独大,西蜀、关东皆弱。

  天下纷争之势,遂被郭奉孝窥破天机。于是信手拈来,凤凰于飞。

  话说,郭奉孝此计,看似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然明隐连环,兼挟阴阳双谋。实过于著名。正如彭羕,脱口而出,一语道破。

  郭嘉个人烙印,令谜底呼之欲出。

  试想,普天之下,还有何人,能效郭奉孝,凤凰于飞?

  更何况。三分天下,群雄并起。一盘散沙,于蓟王一统江山,定鼎神器,最为有利。

  惨淡时局,被王允一语道破。

  堂内一时,落针可闻。

  见群僚无言。王允又道:“江东宗贼,为正上下服位之名。必进谗言于合肥侯座前,私说二袁于当面。二镇同日发兵,共击二袁。以弱攻强,乃为示威也。老夫以为,二袁早有溯江而上,合击荆州之意。荆州八郡,为大江所隔,南北各半。刘景升一州之力,如何能挡二袁齐攻。为全百姓,不得已而为之。”

  “太师,明见。我等不及。”不其侯伏完,仍不愿轻易放弃:“然。刘景升乃曹氏外援。荆州得全,甄都危矣。太师,不可不察。”

  “君侯,可有良策。”王允遂问。

  “卑下窃以为。”不其侯伏完,果有定计:“朝廷都甄,卫将军曹操,既为兖州牧,又兼司隶校尉。然却不能治司隶之事于雒阳。绝非长久之计。”

  王允皱眉:“莫非,君侯欲除卫将军,司隶校尉之职。”

  “非也。”不其侯伏完,眼中一闪利芒:“何不改司隶校尉部,为司州。另设州牧领护。”

  司隶校尉部,简称司隶。前汉征和四年(前89年)置,掌京畿七郡捕督奸猾,察举百官以下犯法者。本无固定治所。今汉建武十一年(35年),降司隶校尉部为十三部之一,定治雒阳县。不设刺史,仍以司隶校尉领之。

  伏完进言,改司隶校尉部,为司州,设州牧领。等同于变相夺权。

  如此一来。司隶校尉,等同于从司隶之首,降为州牧属官。

  好一记,借尸还魂。

  自桓灵以来,权臣往往自兼此职,以控制京师。即便司隶校尉,仍为卧虎,高居三独坐。凡宫廷内外,皇亲贵戚,京都百官,无所不纠,兼领兵,有检勑、捕杀罪犯之大权。然,却再无司隶七郡:京兆尹、右扶风、左冯翊、河南尹、弘农、河东、河内,治政之权。

  只需,另遣一得力干将,牧守京畿七郡。当可助王党,扳回颓势。

  “此乃,定国之策!”尚书令桓典,大喜言道。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