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六章 制裁封锁屁用没有_帝国时代造反实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陆上的封锁基本上没啥卵用,大宗的货物流通走的都是水路。

  周边府县通往东安县的水路就只有湘江这一条水道。

  不过广西的全州府却在东安县的上游,沿着湘江从全州顺流之下就可以直达东安县的。

  湖南巡抚龚永望给广西巡抚发了一封公函,请他下令在全州府也设立关卡。

  但是也不过是例行公事罢了,根本没指望广西那边能响应。

  光是公函传递的速度都是个问题,毕竟要走湘江的话,反贼在东安县这段就给卡住了。

  只能走一半水路一半山路,一来一回估计都快两个月了。

  到那个时候,形势都不知道发展成什么样了。

  通讯交通不发达影响的问题太多的了,天高皇帝远真不是随便说的。

  对于地方上出现的各种情况,中枢朝廷不能及时作出反应,就必须依赖地官府自行处置,所以相应的地方官的权力就会很大,所谓“代天牧守”。

  因此,也有了“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刺史”之说。

  官员若是敢做事,不怕承担责任,那施展的空间就会很大。当然,如果这个官员是个贪官酷吏,那当地百姓就遭殃了。

  但是如果胆小怕事,遇到事情太过保守只懂得往上奏报,那就会耽误事,使的形势更加糜烂。

  等到皇帝的批示下来,早就不适用当前的形势发展了。

  行政效率太低下了。

  所以封建制度不是古人自愿选择的,而是时代的局限让你只能选择封建。

  封建封建,封地建国,分开治理,这才是现实的选择。

  古代很多时候,皇帝登基大半年了,最边远的一些府县才收到消息。

  沈墨现在只有一个县还没啥问题,但是以后地盘大了以后,这种弊端也会越来越明显的。

  所以以后肯定要尽快的把无线电报给弄出来,把火车铁路给整出来,尽可能的去消弭这种弊端。

  湖南官府暂时不敢派兵过来,但是封锁设卡的速度倒是很快,很快在零陵县和东安县只见的江面上设置了关卡,拦截过往船只。

  他们不敢靠的太紧,只敢在零陵县城附近设卡,生怕反贼的战舰冲过来给他们灭了。

  反贼有炮舰的消息已经流传开来,虽然大部分人都认为这是扯淡,认为是李光卓为了他们兄弟俩脱罪才编出来的接口。

  这是大山里的反贼,怎么可能拥有炮舰这种大杀器?

  又不是海盗。

  但是反贼水军厉害却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设卡的清兵每天都很紧张,还专门在关卡旁边建了一座高塔眺望上游,放哨的小船也往上游放出了十几里地。

  一旦发现反贼水军,就要立刻跑路。

  沈墨知道这个消息之后,根本没怎么放在心上。

  粮食沈墨现在根本不缺,盐巴也有不少存货,都是从县衙府库以及各家地主仓库里搜出来的。

  太久不敢说,最起码两个月之内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