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九十九章 施琅北上_帝国时代造反实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复兴元年的春季,楚军并没有发动什么大的战役。

  因为要春耕。

  在交通运输落后的年代,发动一次大规模的战役,往往需要征发动员比士兵人数多几倍的民夫来搬运粮草辎重等。

  这势必会影响到春耕。

  在一个农业社会里,春耕可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事情,其他的事情都要让路。

  因为这关系着人们今年是否能填饱肚子。

  老百姓填饱了肚子,朝廷的统治就是稳定的。

  老百姓饿着肚子,那会发生什么事情,历史书上可是写的清清楚楚。

  跟历史山其他君主一样,新鲜出炉的楚王殿下也要带着一群大臣们亲自来到田间地头扶犁耕作。

  当然,意思意思就行,不用真的耕作,主要是表明了国君重视农桑的一个态度。

  扶着一头头戴大红花的大水牛拉的犁铧在早已经耕好的田地里装模作样的走了一圈,周围就响起了一片欢呼声。

  这都是提前筛选安排好的观礼百姓。

  然后接下里再由户部尚书和其他几名官员按照国君的流程走一遍。

  这事情就算是结束了。

  走完秀之后,沈墨并没有急着回城,而是来到了相隔不远的一处集体农场。

  那些随行的户部官员被他打发回城了。

  集体农场,其实也就是沈墨的私人产业。

  在这里面劳作的都是系统农民,没有一个外人。

  这里承担的任务就是种植培育各种高产农作物,包括庄稼水果以及蔬菜,甚至还有一些干果类的经济作物。

  因为涉及到保密问题,这所集体农庄旁边驻扎着一个警卫团的兵力,每天至少保证有一个营处在警戒状态。

  在农庄里工作的系统农民至少超过三千人。

  在这里管事的是一个当初跟铁牛他们同一批的一个民兵,叫做刘晋元。

  刘晋元对于打仗没有兴趣,对于当官兴趣也不大,对于农事却是兴致勃勃,因此被沈墨派来打理这座农庄。

  沈墨是临时起意去农庄的,所以刘晋元根本不知道他要来。

  沈墨进了农庄的大门之后,没看到刘晋元,问了一下匆匆赶来的几名小管事,才知道刘晋元正在地里带着一群农民埋土豆。

  一个小管事要去找刘晋元过来,沈墨示意不用。

  换了一身适合劳动的短衣布鞋,一行人边走边看。

  整个农场占地非常的广阔,差不多有三千多亩地。

  这些地既有一部分是从地主老财手里收来的,也有一部分是农民们开荒出来的。

  沈墨一边走一边看,旁边跟着一个小管事在旁边介绍。

  “王上,这一片种的都是小麦,都已经出苗了。那一片种的则是玉米,禾苗长得比麦苗都高了。还有那边,则是一些水田,用来种水稻的。不过现在还没到插秧的时候,秧苗都在秧田里。等秧苗长到三寸左右的时候再拔出来移植到稻田里。”

  沈墨听得饶有兴趣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